传出去坏了我家官爷的名声,那该如何是好?”
施三少爷额头出了一层汗,母亲还真是这么想的,父亲死活不同意,母亲才答应留下宅子给黄氏。心思被官夫人猜中,施三少爷强颜欢笑,惶恐道:“夫人多虑了,我们施家还没那么坏,夫人放心,小民这就回去与家母商量,等事情成了,小民再请夫人过来,咱们三家把一切文书都签好了。”
阿娇很满意。
通州与京城离得那么近,第二天黄昏,施三少爷就亲自来请阿娇、赵宴平去签文书了。
阿娇带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再让赵宴平拿了十两银子、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一张桌子,赵宴平、阿娇坐一边、施三少爷夫妻俩坐一边,黄氏带着地契最后过来了。
交接完毕,三十亩地成了阿娇的囊中之物,施家众人自以为达成目的,浩浩荡荡地回通州去了。
赵宴平按照约定,将六十两银子给了黄氏。
黄氏拉着两个女儿跪了下去,从此对赵宴平、阿娇感恩戴德。
第130章
买了地, 阿娇一下子就变得忙碌起来。
赵宴平白日去当差,阿娇先带着婆母去看那三十亩田地。
三十亩良田啊,原是种了苞谷、花生, 整整齐齐的一片好庄稼, 此时烧得烧砍得砍,苞谷彻底不能要了, 埋在地里的花生虽然得以保存下来,可花生还没长熟,瘪瘪的挖出来既不好吃也不好卖。
这三十亩庄稼,今年的收成算是全毁了。
施家毁田时佃农们大闹过, 因为今年的收成对施家或黄氏来说只是损失了一些银子, 对于靠地吃饭的佃农来说,没了收成接下来的一年就没了口粮, 弄不好要出人命。佃农们跑去黄氏门前大闹, 黄氏当时已经被施三少爷控制了,家底也都被施三少爷抢了去。好在施三少爷不想将事情闹大, 给佃农们贴补了银子, 平复了这场风波。
阿娇买地时, 不但拿到了地契, 也拿到了这些佃农的户主名姓, 一共十二户佃农, 都住在三十亩地附近的村庄, 庄头是个姓叶的四旬农夫。阿娇让郭兴提前与叶庄头打过招呼, 今日她来看地,叶庄头也带着其他十一户佃农的当家人过来了。
黄氏最了解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