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募银,太后身为权政者,自然先带头拿出了她的嫁妆体己。
其他官员,尤其是这三人身为一朝表率,众官之首,又如何能置身观望呢,
段升竭尽所能,拿出了十万两,靖国公府稍涨些,拿了二十万两,陈郡王府最是豪气,拿了五十万两。
然而,尽人皆知,老亲王谢蕴是四代袭爵,自谢宁渊太/祖那一辈分起便是亲王之位,他所继承的除了亲王的位子外,自然还有数代所累计的金银赏赐,财地田产。
西平的名流贵人中一直盛传,说是满西平尽半的铺子营生,皆在他谢蕴的名下。
富可敌国。
谢宁和是谢蕴的独生女,爵位承袭有着传子不传兄,无子不传侄的旧规,致使这亲王之衔到了她这处便断了。
无从传起。
后来谢宁渊体恤老亲王,便为谢宁和封了郡,赐了号,其风头一时竟盖过了谢宁靖,万众瞩目。
爵位虽然未能继承下来,可谢蕴的万贯家财,皆都悉数给了她,谢宁和嫁于陈几山时,便是直接带着亲王府所有的家产,另设府邸。
取夫姓,带妻称,名为陈郡王府。
陈几山本也是高官子弟,家财无数,这两姓联姻,二府所有的资产全都归在了陈郡王府处。
谢宁渊尚还在位,北绍尚未南征北伐前,国库的数目兴许能与之比上一比。
延续至今,国库亏空,陈郡王府俨然是富贵无二。
而捐出的这区区五十万两白银,不过九牛一毛,实在不值一提。
魏荣芊同百官文武自然也是知晓这一点。
她不动声色地收下了银子,命段升与白慕石兼任钦差,赶往多地救济。
可银子不够,便确实是不够,不过几日,这几百万两白银,如同阀门流水般,全都花了下去。
钱再募,无处可募。
民间疾苦,不知何处开始传起,陈郡王府坐拥千万两金银,财产无数,可对赈灾救瘟,却视而不见。
谣传一经声起,便越传越盛。
太后‘不得已’,召了陈几山入宫,同他推心置腹,字字珠玑,劝他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