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哪怕是大学生,也没啥经验和本事。
“首先,我们欢迎周启琛老师加入咱们的大队伍,周老师可是了不得的人才,以后大家有什么学术上的问题,都可以去找他!当然,咱们也欢迎青奚同志,这位女同志也厉害的很,是会维修拖拉机的技术人才。”
知青队长先是例行欢迎了新人,然后又叹了口气:“咱们都是大城市里来的年轻人才,国家让咱们下乡,不是来享福的,是来给生产做贡献的。就比如今年咱们何家村的收成,还是不理想,稻米产量低,一年到头旱的旱涝的涝,地里的养分不够,产出来的稻米质量也差劲。”
这确实是个难题。
何家村这地方穷乡僻壤,每年还有旱季和涝季。
就比如现在是收割稻米的季节,但是外面的河道里却发了大水,这些水根本利用不上。
等开始插秧的时候,水又没了,让人十分头疼。
不仅如此,现在为了赶收成,何家村的稻米开始种两拨,早稻和晚稻。
这样做虽然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一年种两拨稻米,土地养分开始迅速流失,种出来的稻米却越来越差劲。
为此,何家村的村长,生产队长,知青大队长都在发愁。
大家每天开会都在聊这个问题,想着该怎么解决,但每次都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唉声叹气,找不出解决的办法。
果然今天也是一样,知青大队长说完以后,所有人面面相觑,没人吭声。
一片安静当中,青奚抬起头来说道:“队长,咱们村子里这几天就能把稻米收割完了,到时候可以提前挖埂道,蓄水田,把涝季的水蓄起来。”
突然有人说话,知青大队长精神一震。
然而等青奚说完以后,他有些失望:“提前蓄水田确实是个解决办法,可是代价太大,而且容易流失土壤养分,这个得不偿失。”
“蓄水田并不是为了单一解决旱涝的问题,因为水田还可以用来养鱼。先挖好田埂沟道,蓄进去足够的水,等插秧后就可以在水田里养鱼了。不仅仅可以养鱼,还可以养水鸭子。鱼可以吃水田里的浮游,鸭子则是吃虫子和青草,这样还能节省除草杀菌的环节。鱼鸭的粪便,还能用来给水田做肥料,丰富水田的养分。水田养分恢复了,产出的水稻质量就跟着提高,保守预计都能增产一成。”
青奚笑眯眯的说道:“只要操作的当,让水稻、鱼与鸭子在水田里互不影响,又能互补,形成一个良性的养殖生态系统。等三四个月后,水稻成熟了,鱼养肥了,鸭子也肥了。到时候,咱们这原本的一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