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好友,好奇地追问道。
“拼一把,万一考上了呢。”
姜哲随口答道。
实际上,他心里的第一志愿是山海大学,远在庐城的姑父特意打电话告诉他,第一批报考山海大学的学生,将来一定能进入到山海集团工作,这是集团内部的隐形福利,并嘱托他不要声张。
经过一番沟通后,父母咬牙决定,听姑父的安排,舍弃985和211名校,将山海大学视为第一目标。
与此同时。
千里之外的沪城,陈河宇在看完了山海大学的招生简章后,想了想,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专业——。
学制为“2 1 1”,前两年在庐城就读,第三年去塞尼亚航空基地学习,第四年去月星基地实习。
三年后,也就是2022年,陈河宇有十足的把握,初步完成踏月计划的第一步,利用嫦娥行星舰和地月m-1运输船,打通一条资源输送纽带。
因此,在临近六月时,山海大学的官网上,赫然多出了一个‘星际勘探与开发学’的专业!
专业内容上,简明扼要地写着:专业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学生在星际空间资源勘探、开发和可持续管理方面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星际勘探?
“2 1 1”学制?
一时间,关于山海大学的讨论,再次冲上热搜!
第545章 一年7300亿?全新的能源时代!
“2 1 1学制?塞尼亚航天基地在哪里?月星基地又在哪里?难道山海大学的招生办,假酒喝多了?”
“急!在线求解,‘星际勘探与开发学’的就业方向和前景如何?”
“章雪峰老师看了都摇头,绝逼是个天坑专业!”
网上的热议不断,其中嘲讽者居多。
哪怕山海集团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硕果累累,但在未知的太空开发项目上,依旧遭到了猛烈地质疑和抨击。
登月?
在月星之上,建造一座资源开采基地?
难度之高,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