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子》的投资方撤资了,在电影开拍前两个礼拜。
听到这个消息,郭达急得团团转, 他给陆鸣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让他赶紧到公司来一趟, 商量改剧本的事。
投资方决定撤资是在陆鸣交给他们剧本大纲之后,他们评估了一下《海之子》这部电影动用7000万的拍摄成本,回本且盈利的可能性小于10%, 毅然决然要求撤资。
基金公司负责对接工作的员工用词是很坚决的, 但郭达听出弦外之音,事情并不是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 对方的潜台词其实是希望陆鸣改剧本,改得更有故事性一点,更有戏剧冲突性,这样电影上映才有卖点。投资方还是认可“陆鸣”这块牌子的,提出撤资并不是真的打算跑路了, 只是在借用资本的力量向陆鸣施压。
毕竟,谁能接受在电影开拍前两个礼拜, 投资方跑路的噩耗呢?
陆鸣可以。
其实在听到这个消息,赶往公司的路上, 陆鸣感到特别的畅快, 被堵在北京二环的马路上,十分钟才动一动, 陆鸣也不着急。
前两天, 陆鸣就一直在想:这么急急忙忙地开工,最后电影成品能达到我的预期效果吗?
这次制片人定下的演员都是专业实力派代表,都有很好的演员使命感和业务能力, 他们不会成为电影的减分项,资方安排的宣发团队也特别靠谱,过去就有运作欧洲三大的经验。
交到陆鸣手中的合作名单,显示着这是一部投入巨大的冲奖电影顶级配置,陆鸣也有些心动,他告诉自己:我的担心与忧虑,都是因为《海之子》是我的白月光,是我还没正式踏上导演道路,在NYU宿舍里激情创作一下午的剧本。我对它有太多期待了,所以我害怕。不是电影配置有问题。
但今天听到这个消息,陆鸣当下松了口气,既然是资方先提出撤资,那违约成本就不用他来负担了。
他想清楚了,白月光的拍摄急不得,也不能受限于人,《母星》拍摄的时候他注资了,票房创造记录后,他也拿到分红了。正好可以用这笔钱来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海之子》的女主就不应该是一个成熟的线上演员,他要自己去发掘新人,他要重新打磨剧本。
想清楚这些,陆鸣几乎是昂首阔步走进皓月影视的办公大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