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地球资源的“远古人类”离开母星,开始星际殖民时代,在亿万年间,曾经“远古人类”留下的文明遗迹都不见踪影,地球人类以为自己是这个星球上出现的第一代高级智慧生命体。而于亿万年前离开母星、在星际流浪的远古人类终于破解了资源枯竭的难题,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中经历损耗的外形小部队对于“地球可能有新人类了”毫无准备,被全面武装的地球新人类最精锐部队歼灭了。
陆鸣在拍摄过程中,也一直在苦恼这会不会显得过于伪科学了,毕竟这像极了都市传说中“金字塔是外星人降临地球建造的”此类传言。但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落子无悔,至于观众如何评说,这不是电影拍摄还没有结束的陆鸣可以猜到的。
电影拍摄后期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小说中出现的各种前卫机械设备的影视化要如何表现。
一些场景可以在绿幕中完成,后期再进行特效制作,而对另一些场景来说,则需要在拍摄前就确定主人公所驾驶的战斗机甲的形态,这关乎到动作表演的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人才本来就很稀少,能指导科幻片创作的就更罕见了,很多影视美术设计从业人员是学美术出身的,这看上去很自然,完全没问题,在完成大多数电影制作的时候,也确实如此,但科幻电影是个例外。
科幻小说中出现的一些前卫机械,它需要强调工业设计感,要考虑产品材料、结构、表面加工,要进行相关计算来确定理论上是否具有可行性,一个违背基本物理定律的机械出现在科幻片里,将大大削弱电影的代入感和未来想象给人的震撼体验。
陆鸣最后找了同济工业设计专业的一个研究团队,又和几个有车辆工程、产品设计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合作,最终敲定了电影中出现的重要机械装置的设计方案。
科幻电影的后期制作周期很长,陆鸣找了一家国内领先工作室和一个好莱坞工作团队一起参与后期制作,整个团队紧赶慢赶,还是耗时301天,才最终完成电影,赶上了2028年国庆电影档。
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不时有自称业内的人出来透露一些小道消息,多半以唱衰为主。
陆鸣不用猜也知道,是同行拆台,这部电影他们公司前期投入很大,《母星》的票房如何很大程度决定着皓月影视2028年度最后的财务报表账面好不好看,影响着皓月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