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了。
陆鸣暂停使用社交媒体,本意不是与粉丝做切割,而是与外界嘈杂的声音保持距离,尽可能保证自己头脑清醒,不受外力左右,探索属于自己的更多可能。
但客观上来说,他就是三年没有和粉丝进行过任何良性互动了,现在乍一发微博,颇有一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味道。好像是他现在又要回到内地娱乐圈来赚钱了,就又想起粉丝了,装模作样地来发一条微博。
陆鸣反复思考时隔三年的第一条微博文案要怎么写,他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真诚的文字能抚平粉丝内心的不满,干脆什么文字也不发,直接发了个视频。
这个视频是陆鸣三年在NYU生活的剪影,里面拼接着各种生活片段,他随手拍下的街边孩童追着气球跑的画面,他完成todo list上久久未实现的清晨去海边看日出的画面,他记录的他们小组赶deadline、所有人化身剪刀手疯狂剪辑的画面。这些画面都很真实,拼凑在一起也没什么逻辑,陆鸣本来是把这作为影像日记的,他想来想去,放出了其中的一部分,30分钟的片段,分享给粉丝。
陆鸣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好办法来让粉丝相信他不是单纯把他们当赚钱的工具人,只能想到把自己最真实的生活碎片分享出来,让大家看到他的诚意。
“粉丝”这个词,和“导演”并不搭。导演哪有粉丝呢?导演只有影迷啊。
在一些人看来,陆鸣已经凭借处女作的口碑成功转型当导演了,哪还需要在意流量明星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啊?他早就不是爱豆了,也不是演员了,而是几乎站上了内娱鄙视链顶端的新锐导演了,他再也不是需要依靠粉丝的流量了,而是新拍一部电影、会有流量粉丝来舔饼的大导演了,还在意这些粉丝的看法干什么?
陆鸣如果也这样想,那他就不是陆鸣了。
他不希望粉丝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不是因为他还指望剥削自己剩下的粉丝的剩余价值,让他们给自己接下来的电影票房冲数据,充当自己天然的水军而省去一些营销的钱。
不管陆鸣走到了哪一步,他始终记得自己最开始追寻演绎梦想的道路上,能够看到光,是因为有一群陌生人不求回报地为他付出。陆鸣一直相信权责对等,你得到一些什么,就必然要担负起一些什么。你不能光想要15、6岁时的人气、欢呼与星光,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