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回应辟谣。
在那条辟谣组合解散的微博下,原本抽奖奖品都准备好,就等着官宣解散的唯粉心态崩了,都在骂公司,那一刻,平日里骂战不休的少年团唯粉统一战线。而为数不多的团粉则额手称庆,奔走相告。
其实,他们三个去了不同的大学,就只是因为喜好不同而已,陆鸣觉得北电虽然校园小得可怜,但里面电影制作专业门类齐全,可以和导演系、摄影系的同学跨专业交流,势必会对自己有所启发。李浩轩是在16岁客串一部家庭伦理剧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中戏毕业的前辈,对中戏产生了兴趣,在旁听了一节中戏的特色台词课后,就决定报考中戏了。孙思凡会选择上戏则是因为他们家在上海。
年少成名,他们牺牲了很多私人空间,面对过很多陌生人莫名的恶意。
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很多,名、利、粉丝,这些都是他们拥有的资本,给了他们更大的选择空间,选学校、选剧本,首先考量的是自己的意愿。
在陆鸣记忆里,他们四个人的关系还十分亲密,他们是彼此扶持着走过成名前晦暗无光的日子的小伙伴,是面对骂声、嘲笑声,互相鼓励的挚友,他们也曾在16岁第一次演唱会的庆功宴上,碰杯,杯里装的都是可乐,他们说好不会分离,要一直一直一起走下去,直到头发变灰,成为一起打太极的老爷爷也不分开。他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时间让梦碎得比可乐气泡破灭还快。
陆鸣醒来以后,反复确认,才敢相信,自己上次和孙思凡发微信消息,还是半年多前,三月十八号那天,祝他生日快乐,极其客气、礼貌、疏远的对话语气。
而和另两个队友李浩轩、陈宇航的联系就更不频繁了,还是春节的时候,互相祝福了一下,仅此而已。
陆鸣、孙思凡、李浩轩都是00年出生的。陈宇航比他们小两岁,2002年12月25日出生的,陆鸣记忆中他还没有考大学。
他那天突然想起来,要看一下陈宇航现在在哪儿读书,怎么都没看到过他。
一搜才知道,陈宇航后来出国了,去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学插画了。
他们四个人出道的时候都怀揣着音乐梦想,唱着芭乐情歌,想着有一天要组一个乐队,但最终没有一个人选择了音乐作为专业方向。倒也不全是国内乐坛低迷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