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职业装的女孩进来叫我们。
我深吸一口气,和老板一起跟随着女孩进了会议室。
比稿时的演讲,我像演戏一般想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客户,自认为讲的很完整,对于客户后续提的几个问题也全都对答如流。我以为此次比稿结束了,这时未能现场出席的客户在电话那端突然提问:“关于代言人,为什么你们方案中没有杜子轩?现在杜子轩人气很高,流量很大,他的粉丝跟我们的产品受众高度契合。不妨告诉你,前两家都提了杜子轩。你们没提,是有什么顾虑吗,还是觉得他哪里不好?”
老板下意识看我一眼,因为这个问题在我做方案的时候他也问过我,明明杜子轩最合适,我却偏不用。
我从容的说:“首先我并不认为杜子轩跟新产品契合。杜子轩经过之前的风波现在已经转型,不再走‘童星’路线,对方的公司接的代言都不再是过去的风格。第二,虽然他的粉丝和我们的用户很契合,但是还有很大一批潜在用户并不喜欢粉‘弟弟’。在我们的分析中,这匹用户具有更大的购买力,是我们应该主打的目标。第三,即便杜子轩没能够转型成功,他的‘小狼狗’形象太过于限制我们产品的想象力,我们会被代言人约束。我提出的代言人备选都是根据我们对于产品的分析和推广方案选择的。比如当下正红的模特张可儿,她年纪不大却在国际时尚圈崭露头角,个性洒脱的性格为她吸引了很多女生的喜爱。她的个人魅力相比杜子轩,更适合您的新产品。”
老板对我的沉着冷静便是赞许,偷偷对我点点头。电话那头的客户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没别的问题了。”
结束之后,老板还不停的笑着说“稳了稳了”,扬言中标之后要请我吃大餐。
过了一周,客户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无论我怎么联系客户对接人,他都支支吾吾的往后拖。我被他耗得没耐心了,就找老板。他托人与之前找过来的那位客户取得联系,套出来一些消息,说比稿之后在内部遇到了分歧。经过老板一顿磨嘴皮子,客户答应我们再重新修改方案,再给他们看一次。
“待定?”我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意外,当时比稿结束后,虽然在场听标的人都笑容满面表示满意,但是我很介意那通电话背后的人,似乎他的意见能够左右这次比稿的结果,而他似乎并没有很兴奋。
老板拍拍我的肩膀说:“没事,起码没丢。客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