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黄公望是已经定居在如今华夏国的富阳市境内的,所以能够得知,其实整幅画上的内容里,有百分之八十左右是在桐庐境内的富春江景色,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才是富阳内的景色。
这幅传世佳作,还几经易手,无论是皇帝,还是有名的商客,亦或者是历史记载的文人,都非常想要得到,在古时候,这就是身份的象征呀,能够彰显出所拥有者很多的东西来,比如说钱财,地位,甚至是才学。
不过在这里还有一个乌龙事件,那就是这幅画曾经真迹被误会,差点就真的完全消失在世界上。
就是在乾隆时期,皇帝乾隆也对富春山居图爱不释手,这是他直接下命令在民间征集入宫的宝物,当时可谓是日日夜夜都要看一遍才安心,据说还经常看着画面去尝试临摹一遍,并喜欢题词。
只不过在一年之后,又出现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富春山居图进入皇宫之中,这就是乔猛手上的图,而之前进入公众的这幅画被称作“子明卷”,其实是后人伪造的,可是乾隆却坚决的认定,这就是黄公望的真迹,反而将“无用师卷”这个正宗的真品当作是赝品给处理掉了。
当时乾隆还在“子明卷”上面加盖了玉玺,并和自己的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可谓是直接将一个本来不值钱的东西,强行加上了无法不承认的bug,让这个赝品也成为了值得珍藏的宝物。
幸亏,当时负责处理真品的那人将画保存了下来,经过后世的学者翻案之后,才知道,是乾隆真的搞错了,然后寻回真迹进行保存,否则也就没有今天能够看到的富春山居图了。
“这图,确实是真迹无疑,我已经查验清楚,不论是作画手笔,还是上面被烧毁的痕迹都做不得假。”乔猛自己品析完之后,开始陈述鉴定的结果。
“可以看到,画面之中的布局疏密有致,变化无穷,这位作者已经达到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水准,所以说,几乎是模仿不出来的画作,即使现在有谁的水平达到与原作者同样的水平,也同样做不到,只能说是无限接近,但仍旧有漏洞可以被看出来。”
乔猛很是自信的分析道,他也不管这里的观众有多少人能够听得懂,反正明白的人自然明白,不明白的人,怎么说也是没用的。
他现在想要的就只是得到机器评定的分数而已,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赢得比赛,暂时过了这一关,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