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子。
空气里多了凛冽的寒意,草丛和树叶上都是未落的秋露,刚走到山脚,司文的长裤已经湿了。
“拿这个把裤脚扎起来,山上的虫子可多了,一个不小心就顺着裤管钻进去喽。”
二福嫂子的婆婆是个干瘦的老太太,从兜里摸出两条布带来递给司文。司文一听这话鸡皮疙瘩起了一身,想到那个场景就不寒而栗,连忙慌张的把裤腿扎上,手晚的扣子也紧了紧。
大家看到她惊慌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城里知青他们见过,这么娇气的知青还真没见过,就跟从来没进过山似的。
二福嫂子朝笑的最欢的两个儿子头上各拍了一巴掌,笑着问司文,“你今儿来找我有事?”
“是,是有事,”光顾着担心虫子了,都快把正事忘了,“我想托您帮我看看哪个乡亲家有卖山货的,轻些,便于邮寄的,我想给我家里邮些。”
听说现在的年月农村比城里要好过些,农村最起码守着土地,守着大山,都有出产。城里全是凭票供应,有时候有票都买不到东西。
二福嫂子一听就明白了,“这有什么难的,现在秋天山里出产正多,家家没啥事都上山里寻些东西,不是卖给供销社就是自己留着过冬,给你还不用往城里走了,大家保准愿意卖,这事就交给我了,管保又便宜货又好!”
“那就麻烦嫂子了,我就知道你是个热心人,这不有了事第一个来托你。”司文一听她这么说,心算是放下了,一来她和村里人还不太熟,二来她也不熟悉这些山货谁知道该寄些什么啊。
二福嫂子埋怨司文太客气,“这点小事也值得你谢一回?”
这种坐家里就能卖东西的好事,她接下来了,也能做个顺水人情。不说旁人肯定抢着来卖,就说她自己家也有些晒好的秋木耳,榛蘑什么的,也能顺道换些钱不是。
林子越来越深,司文的脚力已经跟不上二福嫂子和她婆婆了。人家是来正经干活的,司文不想连累的他们没有好收成,就让她们先走。
二福嫂子看她气喘的模样,就知道这姑娘没下过力,干脆把她归到孩子堆儿了,千叮万嘱那帮孩子,“别往深山走,带着jiejie采些果子就回家吧。”
大人走后,孩子们算是撒开了花,别看这些孩子人小,跑的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