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心情掏出镜子补妆了,还一边补一边说:“就是对其他事情,特别是你已经加入的同志圈子,了解的太少了。”
然后好莱坞的资深同志之友——芭芭拉·威尔逊自称,就开始了解惑。
每个年代都有标志性的明星偶像,就像六七十年代的人疯狂追逐鲍勃·迪伦和披头士,八九十年代的人狂热喜欢麦当娜和迈克尔·杰克逊一样,同志群体虽然也会喜欢这些风靡全球的时代巨星,但他们更会为偏爱其他有着独特气质和个性的明星,这类尤其受到LGBT人群喜爱的明星歌手统一被称为同志偶像(GayI)。
美国是个基督教徒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信教比例最高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而欧洲发达国家这些年的基督教徒比例早就跌到一半左右了,所以在对待非异性恋的社会包容度上,美国远不能跟欧洲相比。美国各州里,加州和纽约州环境还好一点,中部南部各州简直是恐同的重灾区,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同性恋都是在保守的环境里成长的,不敢出柜的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随地的压抑天性、隐瞒身份,严重束缚自我,勇敢出柜的则是要对抗来自四面八方的歧视,遭受的精神压力甚至伤害都比常人更多。
正因大部分同志活的都不够自由自我,所以会被他们喜欢和追求的明星,肯定是能引起他们内心深处共鸣的,或者是个性鲜明特立独行非常潇洒恣意,是他们向往成为的人,或者是命运曲折频遭打击但仍然顽强拼搏,让他们联想到自身并且受到鼓舞勇气的人,或者直接是敢在社会环境普遍保守时大胆为同志群体发声,甚至参与到同性恋平权斗争里的人。
同志偶像很少有圈内人,多数都是性取向正常的女星,也有少数男星,他们不喜欢同性,但身上恰好拥有上述一点或几点能引起同志共鸣的特质,也是靠这些特质来吸引同志粉丝的——从朱迪·加兰、丽塔·海华丝到贝蒂·戴维斯、玛丽莲·梦露,再到芭芭拉·史翠珊、雪儿、麦当娜,几乎各个都是各自时代里好莱坞群星中最鲜明独特的那颗星,也是最受欢迎的同志偶像。
很多同志粉丝对偶像也不仅仅是忠诚钟情那么简单,有的人甚至是把对方当做了自己的人生灯塔或者心灵寄托,就像现代史上同性恋维权最具标志性的石墙事件,就发生在朱迪·加兰的葬礼当晚——1969年6月朱迪·加兰因安眠药服用过量逝世,在她的葬礼当晚,大批影迷心情悲恸的聚集在格林威治村一家名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