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洐辰是要做给谁看心里怨毒丛生。
各位爱卿,可有事要奏元洐辰不急不缓的开口,深邃的眸光缓慢的在这些大臣们脸上滑过。
底下有窃窃私语的声音,却没有人上前启奏。
元洐辰笑了笑:看来,太后为朕挑选的这三位辅国大臣能力甚好,一年以来,一点纰漏都没有出。
是吾皇恩泽天下,四方风调雨顺,并无灾乱发生。赵绥高声回到。
这是从前的小皇帝最喜欢听的话,赵绥心想,他可以爱上一个肤浅的女人,总不能连心性都跟着变了吧
显然,是能的。
是吗元洐辰一声冷笑,然后抬手示意了一下站在一边的太监,太监赶忙递上一本册子,元洐辰打开,垂下眼睑,昭帝六年,太傅及几位重臣递上奏折,提出在全国建免费私塾,朕觉得这是个惠民利民的好事儿,拨四百万两银子,用以私塾建设,这转眼都昭帝十二年了,众卿猜猜看,这私塾建了多少间了
赵绥和他几个党羽脸白了。
太傅,您来告诉朕。元洐辰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赵绥战栗了一下,缓缓走出去,陛下,当初臣等错误估计了这件事儿的难度,中间遇到了许多阻拦
六间。元洐辰冷淡的打断。
赵绥仿佛瞬间被人扼住了咽喉。
同样是昭帝六年,永兴水患,众卿上书,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朕拨粮食五十万担,白银三百万两,谁来和朕说说,后来灾民们吃饱了吗住暖了吗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元洐辰沉默片刻,自顾自的回答:没有,五十万担粮一粒都没有到永兴,银子也没落下去,好几个月处处浮尸,疫情不断,京城去的钦差大臣筑起了高高的大墙,将受灾的百姓牲口一样的圈了起来。六年过去了,永兴依旧随处可见白骨,俨然成了一片无人敢踏入的魔鬼之地。
陛下赵绥的声音颤抖的厉害。
同样的事情,还有许多,你们需要朕一件一件说给你们听么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众臣乌泱泱跪了一地。
元洐辰却笑了,你们啊!你们!当初入仕为官都是奔着什么来的荣华富贵还是利国利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