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了解情况。”老和尚笑着解释,“裴家的两位公子,一位叫舜先,一位叫舜钦,虽然是同一个娘生的,脾气禀性却差得有如天上地下。”
“裴大公子性格勤勉端正,行事举止跟裴大人一样持重稳妥。大公子争气得很,十九岁就中了进士。而裴二公子同狐朋狗友厮混终日,毫无进取之心。莫说像他哥一样金榜题名,只怕连《论语》都背不清。”
“原来如此。”乔景默默点头,心里却只是在想着裴舜钦的名字。
裴舜钦。
原来他叫裴舜钦。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一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故事
希望你们喜欢~
☆、第四章
搬到宣城后,乔用之对乔景管教松散,即使她化装成平常人家的姑娘,隔三差五地出门闲逛,也不过是叮嘱跟着她的人警醒些。
自广教寺偶然见到裴舜钦,乔景有意无意中裴家的消息留意了三分。
其实以裴舜钦在宣城的威名,不必她主动打听,轻松就能听到一大堆议论。
裴二公子昨夜在绣春阁一掷千金啦,喝醉了在文鼎路向路人找碴啦,被知州大人一顿好打消停了半月啦,乔景听到的无外乎就是这类消息。
城中纨绔不少,闲人们唯独对裴舜钦的事情津津乐道,除开因为他是知州之子,也是为着他的确长得好。
在众人眼中,裴舜钦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几个字最标准的解读。
流连在勾栏瓦肆的公子哥儿们一般都将颓靡二字挂在了脸上,可裴舜钦日日跟着他们混闹,身上倒神奇的没有那种轻浮之气。不去想他平日里做的那些荒唐事,单论气度,他倒真继承了几分裴由简的轩昂自如。
三月一晃而过,时间到了中秋。
宣城多水,宛水穿城而过,蜿蜒如一条长绸。八月十五,不少人家包船游河与家人共赏圆月美景,乔用之兴致盎然,也租赁了条游船和乔景一起在河上过节。
乔景特地将琴带去了游船,她弹琴给乔用之听,乔用之品评,祖孙两不着边际地乱聊,煞是和乐。
乔用之年纪大了,游赏到半夜有些精神不济,便回了船上的卧房里歇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