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现如今也?刷上了带大红叉的“拆”字, 只等政府安置费能发下?来就要正式开始拆迁了。
祖孙俩找上门时, 便看见处于拆迁废墟和大工地之间的这几栋水泥预制板老楼房相当冷清,住户搬走了七、八成?, 只剩下?部分?比较困难的家庭或是老年人还住在这些早就过时的老建筑里。
祖孙俩在宿舍楼间溜达了一圈儿, 林奶奶便选中了一个坐在麻将馆门口打毛线衣的老太太, 自来熟地凑上去?搭讪:“打毛衣勒老姐姐?你眼睛还好使的么,这个毛衣的花色打得蛮好看~”
“哦哟,哪里哦,我都老花了喽,就白天太阳大这会儿还能动动手,其它时候都看不清了。”打毛线衣的老太太咧嘴一笑, 顺手把?毛线衣放到一边,热情地拖塑料凳过来往林奶奶面前推, “听你的口音像是猫场乡那边的哦?是来走亲戚的不,这个是你家小孙孙镁?来来来,坐到休息哈。”
“是勒诶,我领起孙孙来你们这团转找个人。小霄霄,来喊太太。”林奶奶从善如流地拉着孙女坐下?,这便娴熟地跟陌生?老太太聊了起来,“老姐姐,我是来找我勒一个老姊妹的,不晓得你认识不认识,她叫杜敏芬,嫁的是一个姓石的老帆布厂职工,两口子都在帆布厂头?上班,好像是生?了一个姑娘,家头?不得儿子……”
老年人的社交能力就是要比年轻人强,不服不行。
把?自家房子改开来麻将馆的老太太显然对这片地儿还是挺熟悉的,听林奶奶描述了几句便拍着大腿道:“我晓得你说的是哪个了,你是不是找石新?雨家妈?”
“是勒是勒,她家姑娘是叫石新?雨。”林奶奶忙道。
“哦唷,你来晚了嘞,她家都搬走好多年了喽。说来镁也?是苦得很,她家那个姑娘好好的就出了事……”开麻将馆的老太太唏嘘地摇头?,不等林奶奶开口问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杜敏芬的事。
年轻人是不会有耐烦心和陌生?人讲太多废话的,不过老年人不同,但凡有听众,老年人就会很愿意讲古;要是听众会捧场、会接话,那更?是能连几十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能耐心地翻给?你听。
在乡下?当了大半辈子的媒拉、特别擅长接话起话的林奶奶显然就是个很好的听众,时不时开口符合着搭几句话、配合着发出几个语气助词,没费啥力气就从这个老太太口中套到了祖孙俩需要的消息——
九十年代中期,帆布厂倒闭了几年后,当时还没到三十岁的杜敏芬老人,确实去?一户人家家里当过四?年多的保姆。
那时候的帆布厂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