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百川不看都知道自家老爹表情有多难看,对谢清恭敬道:谢家叔父,家父行三。万分委婉地告诉他:刚才您叫我老爹叫错啦,该叫三郎君,不是二郎君~
王三郎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黑,谢请微颔首,不置可否。
二郎君这个称呼吧,其实是有来历的。
王三郎与原主是同一时代的人,皆是万里挑一的俊才,少年时代自然有所往来。本来就算成不了好友,也不至于结仇,但是呢只要有原主参与的事儿,王三郎便再怎么努力拼命也只能拿第二。
少年人,意气重,时间长了,难免看谢原主不顺眼,某次清谈就刺了原主一句。原主是个放旷不羁的性子,当即扬眉朗笑一句二郎君如何如何,二便是讽刺他回回第二了。
于是,在这个世家子们的别称大都是如玉郎、宝树、芝兰这般有着高雅寓意的时代,王三郎二郎君这个通俗易懂又接地气的别称,以一种一往无前有去无回的姿态,横扫盛京。
这么些年过去,随着谢清出京、王三郎掌权,这个称呼已渐无人提,作为小辈儿的王百川自然对此一无所知。此时他这般认真地解释,倒是让周围有听见对话也知道谢清意思,但之前一直在忍笑装没听见的长一辈们,没绷住咳笑出声。
意思意思心疼王三郎一秒。
十多年过去,王三郎涵养比当年好了不少至少没有一言不合就拔剑怒喝来决斗。他隐蔽瞪王百川一眼,王百川万分淡定:瞪他做什么他说的哪里不对吗果然是看人家谢叔父比他年轻,这心里不痛快,开始迁怒了吧。
王三郎呵呵,抛过去一个等回家再收拾你这小崽子的眼神,转回头对谢清微笑:多年不见,谢兄风采依旧。勉竟错认,还请谢兄宽宥。王三郎名王勉,此时自称为勉,也算谦称了。
谢清见了王三郎脸上那笑,就知他心有算计,因而只淡淡看他,待他下文。
果然。
自从谢兄离京,盛京诗会都失色五分。今日谢兄回来,定要作诗几首,让我等重赏谢兄大作,也让家里这些小孩子长长见识。言辞恳切,笑容真挚,话里话外将谢清捧得极高,不知道的恐怕还要以为这是谢清铁杆迷弟。
然而事实上
在外十几年,你知道盛京近来的文辞风向吗离了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