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
谁能够保证沈世贵和沈正樟发达之后,不会把沈家二房一脚踢开?
更重要的是,读书有成……呃,沈世贵和沈正樟,他们叔侄真能够读书有成吗?
沈世贵和沈正樟五岁开蒙,先是在镇上开蒙,然后去了县城深造,今年还参加了县试和府试。
看着这样的履历,沈采萱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叔侄读书应该读的不错。
然而,沈家二郎、三郎和五郎——这三个沈家一直引以为傲的“读书人”——别说锦绣文章了,就连字都不会写!
亲眼目睹了这些“读书人”的真实水准之后,沈采萱不禁开始对沈世贵和沈正樟的真实水准产生了怀疑。
要是他们叔侄确有真才实学,沈家二房的付出或许会有回报;可要是他们叔侄根本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沈家二房的付出绝对不会有回报。
如果没有回报,那么凭什么让沈家二房付出?
凭什么让沈家二房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血泪白白供养沈世贵和沈正樟?
凭什么?凭什么!
“家里总是夸小叔和大郎会读书,说他们有朝一日,一定能够考中举人,当上大官。家里这么说,咱们也就信了。可这么多年来,别说举人了,他俩连秀才都没考中。这就不禁让人怀疑,他俩真如家里所说的那样会读书吗?”沈采萱看着沈正榕,目光认真,“我记得,咱们村好几户人家都有读书人,在县城读书的,除了小叔和大郎之外,还有其他人。四郎,你去打听打听,小叔和大郎的书究竟读得怎么样?我很想知道,咱们二房供养了这么多年的读书人,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这么多年的供养,到底值不值得?”
“行,”沈正榕干脆利落的答应下来,“铁蛋他哥和小叔他们是同窗,肯定知道小叔他们的底细。我这就去找铁蛋,向他打听。”
沈正榕顿了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其实,我隐约听谁说过,小叔和大郎哥……读书不是很用功……”
沈采萱闻言,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脸上的表情并不是很意外,带着几分“果然如此”的意味:“那就更要打听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