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被载入史册成为名垂青史的忠臣而不是帝王。他牢记先皇叮嘱, 将心血与精力都放在了储君身上。
与先帝的重武轻文不同,裴相更看重文采,因此当年皇子们竞争储君之位时,他一直都最看好谢桓, 甚至还安排了自己的嫡长子做谢桓的伴读。
哪料最后继承皇位的却是谢荣,这与裴相的想法大有出入,他不信任谢荣的能力,在谢荣登基后的几年里一直不肯放松手中的大权。
这在谢荣心中便是个解不开的郁结,也是他如此提防裴家的主要原因。
裴杪微叹一声,裴相此举是在保护谢荣的权力与地位,然谢荣却认为他野心勃勃。
只要谢荣表现的足够坏,裴杪有一定把握说服裴家另立天子,但皇位的继承讲究名正言顺,不论如何,安朝的江山几百年来都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