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二党多是理念之争,也是一心为国,因此这些年来,虽浙党势大,但浙党之首也有几番仁者之心,并未过分追究旧党。
浙党之首为当朝宰相同平章事于真,洛党之首当为副宰参知政事温如成,亦是同科进士及第出身,互相交好,两党虽有争端,但并不大,且互相多有谅解。
自元泰新政后,朝廷上下,包括帝王,多已失去了锐新之风,力求持稳。
甚至连年号也在元泰八年末,改成了永平,其间涵义显而易见。
但仍有不少有识之士,忧心国家存亡,力求通变,但朝野之中,包括帝王,皆是失了再试一次的魄力。
因此,太子之位,未来的新君人选,成了朝野之中大臣犹为重视的事情。
正月初十,立春时节,京城府僚用鞭打春牛,称之鞭春,意为迎新。
左右百姓于府前鞭春牛,食春饼,送春盘。
那一日,何安居于庙宇,和萧灵隐,沈飞二人一起吃了顿晚饭。
夜间,三人不知不觉就从古今之事谈到元宵佳节。
沈飞兴致勃勃,问道:子瑜,铭章君,你们二人是否会去游元宵灯会,我特想去看看京城的灯会,看看京城的灯山,据说帝王也会在宫前御楼观灯饮宴,据说灯山点燃之后,万灯齐明金碧相射,锦绣光辉,颇为壮观。
苏灯之名,我倒是早有耳闻。萧子瑜在一旁笑着说道,只是这笑意倒是有几分苍白,失了神采,多了抑郁。
这一年的灯会,他也是去过的,只是那时候他并没有任何陪同人员。
那一夜,他独自一人走在繁华的灯火之中,看市中人流涌动,因为猜灯谜,遇到他未来所支持的三皇子,两人结识,并且相谈甚欢。
谁能想过当年壮志凌云,到后来竟是
至于苏灯之风采,他亦是见识过的。
那一年,他外放知苏州,元宵灯会,见识了那名冠天下的苏州无色琉璃灯,那灯上绘花鸟人物,精致细巧,无所不包;那一日,他站在阁楼上,看着围在身边皆是言笑晏晏的诸位官员,望着这看似太平美满的盛世,既笑又哀。
那时他年已三十余岁,因和登基为帝被称为元兴帝的三皇子,隔阂渐深,君臣之间,渐离渐远,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