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当花卖了,我们的贺卡怎么办?”
“再晒呗。”江海潮不以为然,“做贺卡跟卖花之间又不矛盾。”
“可是我们只有两亩地的麦子呀。”
“再割呗。”江海潮脱口而出,“小麦才一块钱一斤,我们一千块钱收一亩,保准没问题。”
海军跑得气喘吁吁:“可是大姐,你不是说不割麦子了吗?你跟家公爷爷还有陶老师都说了。”
呃,这个。
她本来的确没打算食言。
可人家给的实在太多了呀。
第197章
才不会让出主动权(捉虫)
江海潮一口气又要了十亩地的麦子。
她本来打算如果在湖港受到的抵触情绪太大的话,她就转去江口找菜头爷爷当中人买人家的麦子,不说清楚到底干嘛,先糊弄过去再讲。
结果出乎她的意料,像家公爷爷一样,情绪激动,坚决反对糟蹋粮食的人似乎属于凤毛麟角派。
哪怕嘴上批评他们说不爱惜粮食的陶老师,再听说一亩麦子的收购价为1000块之后,也二话不说把自家和娘家的5亩小麦一并给贡献出来了。
至于剩下的5亩,咳咳,校长家和他老丈人家不也种了麦子吗?
主打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
真肥水哦。
虽然书上报纸上老说什么小麦亩产过千斤,但不知道是品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他们这里都已经号称鱼米之乡了,但实际上小麦的亩产也就八百斤。
八百斤小麦能卖多少钱呢?现在市场的收购价是100斤70块。按照报纸上的说法,今年小麦大丰收,收购价还会稳中下降。
这些麦子从田里收割起,还要经历打麦晒麦的过程,然后才能拖去粮管所卖。
而小麦难脱粒又是出了名的。
它不像油菜一样用脚踩就能把菜籽踩出来,也不像稻子有专门的打稻机。
农民把小麦从田里拖出来之后只能铺在马路上,依靠来往的车子、拖拉机和人的踩踏,以及自家用连枷不停地拍打麦穗,才能让麦粒滚出来。
况且夏收夏种还是农村出了名的双抢时节,收完麦子和油菜之后就得抢天时赶紧移栽秧苗,好保证水稻有足够的生长时间。
前后连着一个礼拜,简直能累死人。
考虑这种种现实因素,赶在五月下旬,避开农忙,把麦子高价卖给校办厂,当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这么一想,校长和陶老师如此积极,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哪怕不是他们,换成湖港其他农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