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错了,是你买了一条鱼,告诉摊主想吃酸菜鱼,他(她)连鱼都给你烧好了,让你端回家就能吃。
一开始花店店主还坚持说自己不喜欢酸菜鱼也不爱红烧鱼,要回去秘制。但他们拿了花束回店里加价一卖,竟然挺受欢迎。渐渐的,偏爱这种赚中间差价的店主便越来越多了。
省事啊,还省心。
他们现在只庆幸买花的顾客一次一般只买一捧,不像他们跑一趟进一堆货,否则顾客都自己跑湖港来买花了可没他们的事。
江海潮看着扫货完毕的客人们急冲冲拎着大袋子走人,赶紧往旁边让,生怕耽误了别人的事。
五月份呢,干啥都是旺季,鲜花卖得快,正常。
她跑到干花摊子前看,嘿!果然来批贺卡的人最多。其次就是干花花篮,水中花还是独受年轻小姐姐们的喜欢。
看摊子的水根爷爷正在接受小记者的采访。
没错,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湖港镇中心小学今年也倒腾出本校的校报了。
不过大概是因为他们学校没多少东西可以拿出来说,报纸与其说是校报不如讲是镇报,报道的全是湖港镇的各种事。
谁家的花开出了罕见的颜色,谁家麦地里的西瓜又长势分外好。嗯,除此之外还推荐各个村的特色美食。搞得江海潮相当怀疑,学校是把它当成gg传单用的。
现在,上作文兴趣班学习采访的王明明就在一本正经地采访水根爷爷,好奇他每天编花篮能挣多少钱。
水根爷爷半点财不外露的意思都没有,还挺得意:“现在我们一大家子都编,划下来,每个月每个人三四百块钱的进账是有的。学门手艺不吃亏。”
王明明看到江海潮一行人过来,胸膛挺得特别高,一心想好好表现自己。
可惜他注定了媚眼抛给瞎子看——白费啦,美术生们压根不关心他的采访水平。
班长伸手戳戳江海潮的肩膀,把人喊到旁边说话:“哎,咱们那个水晶琉璃花还要搞吗?搞的话,人家不要干花花篮了,那这个爷爷家里不就挣不了钱了吗?”
水晶琉璃花就是他们想出来的插花干花的克星啊。
“没事儿。”江海潮想的特别开,“不还有鲜花花篮嚒,再说了,我们玩偶背花篓多卖点出去,不愁没有编筐的活儿。”
看小伙伴们还是不甚赞同的目光,江海潮直接放大招,“你们不会以为我们不搞水晶琉璃花,人家就也想不到搞吧?别想当然了。人家做干花这个行当不知道多久了,能耐大的很呢。我就问你们,那些干花插件,如果没有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