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改成一大一小的目光看着老的。
唐教授承受不起他们的期待,简直要落荒而逃。
好在他虽然不是10项全能,但他人脉广啊,而且一个电话就能摇来人。
被他摇过来的是他的老朋友韩教授,省城的政协委员,回回开两会时都要提交他那份建议在省城建设鲜切花批发市场的主。
可惜政府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到现在他的提案还只是提案而已。
什么时候能提上日程?那真是神仙都说不清楚。
如果不是为了解心里的这份馋,他也不会大年初六跑到这偏僻的乡下小镇来,帮人做市场评估,看能不能在这儿建起一座新鲜花交易市场。
当听说这里才刚刚开始搞鲜花种植,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三个月时,唐教授当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尤其是之前他们卖的都是盆花,从来没卖过鲜切花,就要搞鲜切花市场。
这种行为,唐教授实在不晓得该如何评价。
他只能无语的看着自己的老朋友,你一个人发疯就好,为什么还得大过年的把自己也给拉上。
唐教授怕他当场跑路,自己的面子没地方搁,赶紧死命拽着人,暂时放弃了为人师表的良知,各种蛊惑老友:“你就把它当成个试验看看呀。如果真能搞起来,你不就积攒了经验,下次再交提案的时候,你就能拿它当现成的例子用了。”
韩教授用力地瞪他:“这里都搞起来了,那还有省城什么事儿?”
哪怕这里各方面条件距离省城都相当遥远,只要人家先抢占了市场,人家就占据先机,死活都不会松开嘴,放弃这块肉。
唐教授怼他:“那你省城也要能盖得起来鲜切花市场啊。今年推明年明年推后年,我看推到你退休了都未必有戏。到今天为止连个规划都没有。”
韩教授一噎,他能说什么呢?他得到的最新的说法是要先让省农垦先发展鲜花种植业,达到年供应量5,000万支的标准以后再考虑建立鲜切花交易市场。
否则市场空着也是白浪费。
其实他真的忍不住在心里骂骂咧咧。
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用计划经济的头脑去想问题。
比方说北京1992年的时候,只在天坛有一处花卉交易市场,销售额为1,800万支。
等第二处和第三处交易市场建立起来,1994年北京鲜切花的交易额就飙升到了5,000万支,还带动了河北等地的鲜花种植,以供应北京花市批发的需求。
这种事情是相互促进的,销售市场有需求,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