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炸-弹,大家都想藏着掖着。
可现在大姐就把他的丧事变成了农家乐的一部分。
那些城里来的客人是真不忌讳啊,除了兴冲冲地报名交钱去吃大席之外,还有人对办丧事充满了兴趣,愣是跑去听了半天吹唢呐,完全不嫌吵。
然后大姐就做主把这些吃席的份子钱全都交给王明明了,加在一起也有五六百块呢。
除了她家聪明的大姐,谁能想到这也能挣钱?
然而最最聪明的江海潮对着侯主任拿来的试卷直接绝望了。
为什么这些符号数字以及汉字单个看她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合在一起她却猜不到它们到底想让她干啥?
侯主任也忍不住要叹气。是他痴心妄想了,聪明分很多种,这妹头的聪明显然不是主要放在学习上。
江海潮的心态倒是挺好的,做不出来奥赛卷子也不伤心,因为在她看来,那跟她的世界本来就没啥关系。
她又没痴心妄想跑去一中上什么竞赛班,她只不过是要去蹭个课而已。
她真正的智慧都用在挣钱上了呀。
所以一放寒假,她倒霉的小伙伴们被迫待在县城继续补课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地带人去开拓新战场了。
哪个战场?
当然是卖花的战场啦。
毕竟现在卖衣服已经走上正轨,连服装厂都已经从江口搬回来了,不过没继续待在祠堂里,而是用了以前被单厂的厂房。
之所以不选择老服装厂,是因为那儿已经成了固定的篝火晚会现场,重新换地方不太合适。
留给江海潮能发挥的空间,自然也只剩下画服装设计图。
而画画对她来讲,本就是最轻松不过的事,她有大把的时间好好去卖花。
说起这事儿,小学生们还挺郁闷的。
毕竟那个毛巾花盆,大家都觉得好看。里面种上两种花,批发价才25块钱而已,怎么看都比13块钱一盆的杯花划算啊。
可不晓得大人们到底怎么想的,捧花花盆卖的远远比不上杯花。
尤其是花鸟市场的那些老板,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找到了湖港镇,却不管江海潮如何推销,都只一门心思认准了杯花,对捧花只是看一看夸一夸,却根本没掏腰包的意思。
害得江海潮因为订单实在太多,自己一个人敲杯子敲的都手抖了,不得不把杨桃发展进来,帮着她一块给杯子打孔。
不行,杯花流行得太快。她真害怕等不到过完这个年,别人就通晓如何给杯子打孔的奥秘。
他们湖港镇的养花事业还没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