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都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因此,宁宴才刚刚打开盒子,拿出铜炉,就立刻有人嘲笑了起来。
“这是宣德炉。”
宁宴淡淡看了这些人一眼,浅笑道。
他们这些人之中不乏有喜欢古董的人存在,还有一些人自称在古董领域走的很厉害,堪比一些专家。
可就是这样的一些人,居然一眼看不出来自己手里拿着的是宣德炉,如此的一帮人,又怎么能见到真正的好东西。
宁宴的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在说完这段话后。
宁宴就把宣德炉底部那几个用楷书书写的大明宣德年制的落款露在了众人的面前。
“什么,宣德炉。”
在看到宁宴手里的炉子的落款后,围观的几个人的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宣德炉可是收藏界的好东西,真正可遇而不可求宝贝。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宣德炉虽然不如元青花,字画贵重,但在收藏界也十分吃香,喜欢宣德炉的收藏家更是多如牛毛。
曾经大不列王国的拍卖会上就出现过两个有些破损的宣德炉,结果被喜欢宣德炉的收藏家疯抢,直接抄到了上百万的高价。
宣德炉的宝贵之处不单单在于他的工艺高,造型大气。
最关键的是,因为制作原料的原因,真正的宣德炉少之又少。
关于宣德炉的来历,还要从宣德皇帝说起。
宣德炉是明宣德皇帝在位时,为了满足自己赏玩香炉的嗜好,从歇罗国进口了一批红铜,责成御匠参照名瓷器的款式,史籍,设计和监制的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把原料六次精炼提纯,同时又加入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
经过巨大的努力,终于在宣德三年造出了3000座香炉。
因为数量稀少,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因此,当宁宴把这个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制落款的炉子拿出来的时候,众人才会显得那么惊讶。
“宁宴,你这炉子不会是假的吧,在哪买的,花了多少钱。”
又有一个客人问道,他根本不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