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冬乐出殡那天,来了一位特殊的人。那人是萧匡鸿的旧友,中郎将蔡翰习,同时也是本故事的男主。他以自己的方式得知了事情的部分经过,误以为萧则琳是蓄意害死了方冬乐,对着萧则琳便是一通指责。
萧则琳又愧又气,蔡翰习的一番指责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方冬乐的葬礼结束后,她瞒着众人去了边关,这一举动有不服于蔡翰习所说之话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赎罪。
边关风气同京中不同,萧则琳既是萧匡鸿的亲生女儿,又有方冬乐作为女子常住军中的先例,萧则琳很顺利地就在军中住下了。
萧则琳虽然身体羸弱,提不起剑举不动刀,但她才智过人,最终凭借着智商上的优势成了军中智囊rdquo;,谁见了她都要毕恭毕敬地叫上一声军师rdquo;。
之后不久,萧则琳再度遇到了蔡翰习。蔡翰习因遭人排挤,被贬至此处领军,不知何时才能回京,也许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心情不免沉重。
两人见面是在军中,因为之前不好的印象,又因为各有心事,两人起初是互看不顺眼。但随着长时间的接触与相处,不止是误会解除了,最终还暗生情愫,结了秦晋之好。
故事的结局,蔡翰习不止守卫了边关,还为岚朝开疆扩土,靠着军功一路升至大将军,调回京城时是风光无限。他在朝堂上直言,这份巨大的荣誉中有萧则琳的一半,让萧则琳的美名也传扬了出去,夫妻两个成了有名的神仙眷侣rdquo;。
之后,蔡翰习扶持了新帝登基后又激流勇退,将手中军权全部交出后带着萧则琳四处游历。览尽祖国大好河山后,他们才隐居于某处风景极美之地,过起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好生活。
这应该算是个好结局,然而,故事中的人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快乐。
无论是原主,还是萧则琳,都无法彻彻底底地将害死方冬乐一事放下。每当遇上月光格外亮的十五,他们都会各自在月亮下坐了,将自己灌的酩酊大醉。这样他们才能在恍惚间看见那个浑身是血的女孩,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向她道歉。他们永远记得,方冬乐死的那天是十五,月光很亮,能清楚地照到满地的血。
原主没有成婚,萧则琳没有要孩子,他们心中都缺了一块,这让他们自觉没有能力去养育一个甚至是多个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