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远行在即,提前取也不是不可以。”曾丰年话锋一转,举起手中的白纸,“这段时间我想了许多个,便字承渊,如何?”
字的含义跟名字有共同之处,如同他们平辈的男子名字都带三点水,他甚至还知道他未曾见过面的同父弟弟叫海庭,陈氏放言海压了湖一头。
这种幼稚的小把戏也不是他刻意打探的,而是上次去参加济庭婚礼无意中听到的。他没放在心上,不代表有人不在乎。曾丰年暗戳戳的就给他取字为渊。
但心意不能不重视,他微笑的说,“是,承渊谨领。”
作者有话要说: 短小更新~
第65章
取字之后, 就象征他已经是个独立承担责任的成年人。
因为要上京城,需要的东西便不是去府城那么简单,要路引要身份证明等等, 没有户籍证明等到了京城也没法考试。
本朝曾经有个戏文,便是说的这个故事, 赶考的考生千山万水去京城,路上遇到跟自己五分像的乞丐,书生觉得有缘便请乞丐一同吃饭,交谈中乞丐把书生的家境打听的一清二楚。
于是山雨之夜, 山洪塌方,书生死于非命,乞丐借着跟书生五分像的脸庞冒充他进京赶考, 最后高中状元又做了大官, 乞丐大官从来不回乡,竟然也这样瞒了下来。直到二十年后书生的儿子上京城赶考才找到亲爹被人假冒二十年。
戏文为了曲折离奇颇多编造漏洞,比如乞丐如果有状元之才何不自己考试?他又凭什么当官二十年不被揭穿?但是这文牒上的漏洞确是真的,大略描述考生的特征,冒充起来极容易。
不管怎么说, 要离开了先要跟朋友们践行。
曾湖庭分别请了几个书院的同窗在酒楼吃饭,曾济庭闷闷不乐, 十分不开心。他从很小就跟湖庭认识,两人就算读书都没有分开过,这次离别,不知何日相见?
“你早日考到京城, 我们便又能相见。”曾湖庭拍拍他,对各位同窗说:“山高水长,如果有缘便在京城相会。”
“此去路远, 一路顺风!”同窗同时抱拳祝愿。
散会之时,曾湖庭便把他的读书笔记拿出来,这是他花了一整天整理好的,统统交给了他。
“好好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