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说的。”
“不过几篇文章而已,又有什么重要的。能写的人多了去了,我算什么。”
“你已经好多年没有写了。”
“写,我书房的笔没有干过。”
“我指的是那些真正的文章,不是一些消遣的东西。”
“吃一些油菜,我府中的厨子很好的。”我不想说这些我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没有接话。我们谁也没有再说些什么,气氛一直很安静,在夏夜的凉亭中,听到的只有小虫的几声微弱的鸣叫。
“我,要走了。明天上殿见了郑王就回去。”
“保重。”
在他就要上马的时候我把手中的一封信给了他。
“这是什么?”
“明天出城之前去一趟户部,拿着这书信可以领十万两银子。银子你自己收好,千万不要假手他人,那一百万两暂时就不要想了,这个可以解一时之急。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一切小心。”
“你……”他的眼中满是深刻的感动,看的我也有些喉咙热热的,想掉眼泪。
“什么也不用说,如果有缘,那事成之后再说;如果……那一切也不用说了他没有说话
现在让我想起一首诗。
他笑了一下,转身上马。双腿一夹,飞奔而去。风中留下了他的声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三章
夜晚的禁宫静谧宜人,敞开的宫门让我还可以闻到御花园飘来淡淡的香气。
子蹊还在看奏折。上次我顶撞他后,马上写了一份请罪的奏折,可他看了以后什么也没有说。所以我自动认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却还是在他的心中留了隐患。以后我告戒自己,万事小心不可意气用事。文鼎鸶的事对我也是一个警示,我还是过于自信了,没有注意身边的情况,况且现在封国已经准备自立,新州战事一触即发,国家已经处在了一种动荡前的宁静中。
最近他要大刀阔斧的整饬吏治,首先让御史们监察百官,把那些贪赃枉法,败坏朝纲,有伤风化的官员的名字和事迹全奏上来。所以这些天奏折分外多。御史虽然可以风闻奏事,可要是所说不实,也会被拙上一个污蔑朝臣的重罪,所以大家都担着干系,谁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过,这些好像是我多虑了。
御案前子蹊的脸色十分难看,翻看一本本折子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且也越来越急噪。终于他把一份折子拍到了桌子上,身旁的苏袖已经跪下了,连声说:“王息怒,息怒。”
子蹊用一种类似绝望的目光瞄了我一眼,然后闭上了双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