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清俊,却只是内敛地低着头。而卫子夫一身红衣,金钗轻轻摆动,抬头的瞬间,笑靥倾城:
“皇上……”
在大家都沉醉在申雅莉的美貌与妩媚中时,镜头忽转。
汉武帝站在人群的最高处,一身龙袍,豪情壮志,浑然的霸气:“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1)”
顿时千军万马,群情鼎沸,三呼万岁的吼声震耳欲聋。
接下来,漆黑的牢笼中,一抹清晨的阳光照在一张苍老的脸上,微弱得几近奄奄一息,犹如这个皮肤干涸、眼眶湿润的老人脸……
这样的脸部特写,才让大家反应过来那竟是台上的红衣阳光大男孩。
原司马迁换角的秘密这才正式揭晓——由浅辰一人饰演少年老年两个角色!
老年司马迁看着窗外,微张的口却吐不出一个字,抑或是永远都说不出话了。在他轻轻合上眼的瞬间,手中的《史记》也轻轻落在了地上。
这时,场景变换,牢房铁栏窗流畅地转化为漆木窗。
阳光还是同样的稀微,感觉却完全不同了,就像是朝阳与黄昏。
漆木窗内,桃花枝下,俊俏的少年司马迁一边翻阅着堆积如山的经文,一边挥笔在竹简上谱挥笔题字,嘴角挂着一丝自信满满、年少轻狂的笑……
看着这样单纯充满朝气的孩子,再一回想那个老人,就连不少记者都变得有些恍惚。
片花播放下来,到了采访的阶段。几个主角采访完毕,在记者们又一次被回答出“卫青哪年死的关我什么事”的凌少哲雷倒之后,总算开始采访浅辰。
“编剧说司马迁戏份着重点在老年阶段,那么还没满二十二岁的浅辰还是很年轻的,怎样才能做到这种年龄上巨大差距的转变?”记者把话筒对向了浅辰。
浅辰把早就准备好的答案说出来:
“司马迁发奋图强是从年轻就开始了,剧集中也有多次提到他希望完成父亲的夙愿,谱写《史记》。腐刑之后,他的信念受到了动摇,后来开始写《史记》,应该称作‘再次振作’,而不是‘突然想通’。所以年纪上的变动可以学习老一辈人的演绎,信念这方面,应该只有越来越坚定的情绪在里面……”
“听说在拍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