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闺女像我,眼睛都不算大,我期望他们能长成双眼皮,不要像他们的爸爸,眼睛小也就罢了,还是单眼皮。”
“会的,会的,这孩子长大了就会往巧里面长,你家伙食好,喂养的讲究,指定越长越好。”
孩子们吃饱睡醒之后,精神一下子兴奋起来,抱到外面,这个稀罕稀罕,那个逗逗,一家人欢声笑语,气氛好的不得了。
二婶晚上还给他们做了地道的手擀面,上车饺子下车面嘛,因为曾尛喂奶,所以还专门给她炖了鲫鱼豆腐汤,之后用汤给她下了一碗青菜面,反正味道极好,曾尛整整吃了两大碗,非常给面子。
孩子们有人带,基本上不怎么缠着mama和奶奶了,毕竟这几个小时的时间,也不是白培养的。
晚上二婶安排他们就在家里住,至于曾玉兰、曾昌繁姐弟俩,也是今天才回来,之后请了三天假给家里帮忙,曾昌荣因为在外地当知青,所以曾玉兰结婚,肯定是不方便回来了,不过这弟弟却是给jiejie寄回来一对红木箱子,作为结婚的礼物。
因为二叔家就三间房,华铃夫妻俩一间,爷爷奶奶一间,剩下的一间已经给曾尛和她婆婆收拾好了。
所以曾昌繁、曾玉兰则需要去他们厂子里的新房里住,好在新房那边早就装修好了,而且曾玉兰当天也是从新房那边出嫁。
腊月初八,今天已经腊月初六,明天曾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在厨房忙活的时候,问及三婶儿家的三个孩子,婶儿解释道。
“昌盛明天应该就能回来了,玉梅玉桃和昌荣在农场,也回不来,不过这俩妹子也给她们的玉兰jiejie寄了四十斤的新棉花,算作新婚的贺礼了。”
曾尛非常喜欢家里的这个氛围,jiejie想着弟弟meimei,弟弟meimei默默的守护着jiejie,当初她结婚的时候,他们也各自尽了自己最大的心意给她寄过去了礼物,包括她生下孩子们,他们寄钱的寄钱,寄孩子布料的寄布料,暖暖的举动,总是让她备受感动。
当着三婶儿的面,曾尛给了二婶儿二百块钱:“婶儿,我带着孩子回来,不方便给玉兰选礼物,这钱您收着,缺什么就给她添置下。”
七十年代二百块钱的购买力是相当惊人的,在一个鸡蛋一毛钱一个的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