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绝对的事情,你若不用心去感受,观察,如何能发现值得你关注的人,如果你不喜欢又怎么会去关注,从这点出发,人就是要先喜欢才能去关注,才能发现值得的,可结果就是你觉得是值得的人,却是别人讨厌你的人。
按这种感觉方式,我应该去面对自己的心,去问候,至少能开心,但是又会有什么忽视呢?
说到这我发现我还有病态心理,我喜欢一个人,某一个事物,我去接触,那怕是失败,我也会一直想念她与事情,就算有新的人与事物可以代替,我也会用原来的人与事物,本能的排斥那些新的,甚至拒绝,保持着原始状态。
还一种现实的存在,就是按一切生物都遵循着,生存,繁衍,生存,死亡的方式。
她拒绝了一切,我也听从她的声音,结束掉一切,我配合她的方式,还原各自的生活。
这并不可耻,就好像你买东西,这家店里没有,你必须要这个东西,你就只能去找下一家,不然你守着这一家店,没有任何的意义。
如果按这样的思路,就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不理会,就好像人为什么要在一个树上吊死,森林有很多,你与其用各种花式吊死,让后人知道自己的愚蠢,但你也可以找到能让你活下去的树。
停下,我不想去想这样现实直白的世界观,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是有灵魂,灵性,灵动的存在,拥有个性而独立的思维,当然这些思维也是被主体,外因所影响的,从而导致人性各异,千变万化。也好比这万千职业,有的是为梦想,有的是理想,但它们都建立在生存之下。
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有更高的选择与目标。。。。。。
停下,我的大脑有点跟不上这样的世界观的思考。
喝了一口水,我还是选择了现实中的存在,隐藏了自己去追逐心灵上的欢乐,只是因为我不敢去为她再做一些什么了,甚至连自己追求快乐的方式,也被自己剥夺。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大概模糊的看见我小时候,被大人劝阻天真的行为当中,拥有着很多的为什么,但又无人解答,渐渐产生了一种自身的道理,然后长大后又用哲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书籍强化了这样的放弃心理,我称现实心理。
我本心并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我也希望在未来,我若有家庭与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