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更满意了,给了她地址和姓名,乐呵呵地哼着小曲蹬着三轮儿走了。
后世的人们对于中国大妈们的购买力耳熟能详,其实七十年代中国大妈们的购买力也不遑多让。徐灵灵终于登上回老家的长途客车时,居然有逃出生天的感觉。
首都大妈们太强悍了,若不是她正是年轻力强的青春年华,还真应付不来。呃,这么说好像有点儿歧义哈?
徐灵灵靠在车座上半眯着眼睛微笑,谁能想到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就能把她攒了一年的蔬菜全都卖光呢?还接了几个长期订单。除了北京饭店之外,居然还有莫斯科餐厅的大厨也慕名而来。
空间里多了几千块钱,有钱可以稍微任性一点点,她就大手笔地买给家人不少礼物,把手里的票据花了个精光,至于不用票据就能购买的东西,更是没少买。
沾低价位的光,买了那么多东西,一百块钱都没花出去。
一到年根底下,中国人就习惯用农历来算日子。徐灵灵更是习惯了用农历,上辈子可没有公元纪年。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长途客车年前的最后一班,再开就要到大年初六了。
她回味着报纸上的消息,中美已经建交了,第一批公费赴美留学生也已经到达了华盛顿,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建国之后让所有中国人为之受益的巨大社会变革,已经拉开了帷幕。
这场变革,她不得不参与进去,但也没打算彻底走在前列。
下海捞金诚然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的,可是她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呢?那只是她的个人财富,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有限。
卖菜不仅仅给她带来了金钱的收入,还意外地收获了不少功德点。难道这算是解人之难?还是她卖的价格低了?
不管怎样,都是意外之喜了。
她规划着自己下一步的行动。第一,她需要找个落脚点。这样就不用打游击了,她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跟别人交易,也有利于口碑的培养。最好是个独门独户的四合院,有助于保密。这样的房子不太好找,看来是需要麻烦一下王爷爷的人脉了,或者席牧也可以。第二,她得让家人富起来,别让社会抛在后面。这个好说,她可以把大棚技术教给哥哥,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她是不可能老在家里的。教会了家人发家致富的本领,她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对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