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夫妻俩早就商量过了,有这一儿一女,就足够了,更别说闺女是个有大福的。老话说一人有福,带动满屋,她闺女这福气大的没边儿了,这才把一大家子连同亲戚家都带着呢。
徐灵灵不知道她亲娘的心理活动,她的注意力被徐老栓的豪言壮语吸引去了。徐老栓这回卖谷种给种子站的时候没多要价,但是提出来想弄张自行车票。
自行车票可是金贵东西,满公社能有自行车的有限,他们村也就是队长才有一辆,平常宝贝得很。要不是他们家在村里有声望,徐三柱结婚的时候,人家根本舍不得借。
种子站长心疼地把好不容易才弄到的自行车票给了徐老栓,没办法,跟自行车票比起来,前程更重要。今年因为给农民提供了谷种,让许多人家没因为春旱减少损失,他都被县上的领导表扬了。要是明年的工作干好了,极有可能给提上一提,到时候别说一张自行车票了,就是两张也不是弄不来。
看来她弄出来的谷种,今年没少卖钱。这是徐灵灵的想法,至于自行车归谁,她压根儿没想。反正给她家她也骑不了,等她能骑了,早就能每家一辆了。
徐灵灵对自己赚钱,不,对跟爷爷合作一起赚钱很有信心。
集市在公社所在地,离他们村三里地,沿着大路往南走就是,连路也不用拐的。今年冬天雪大,也多,大路上的雪被人来人往地压结实了,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冰场。大人们走的小心翼翼,虎子一边走一边出溜,速度一点儿都不慢。
徐灵灵也跟着学,然后跌了个大马趴,被她爹抱起来走。
算一算,才三周岁多一点儿,嗯,被抱着走一点儿不丢人。徐灵灵心安理得地趴在她爹的肩膀头上,小嘴巴巴地哄她爹高兴。
“爹真好,灵灵最喜欢爹了。”人家出力呢,得说些让人高兴的话不是?
徐大柱高兴的满脸放光,瞧他闺女,多会说话。
走了不到一里地,徐灵灵就发现了一条小路从大路上分出去,往东一看,一大片厂房。
“爷爷,爷爷,那是哪儿?”
徐老栓一看:“棉厂。”
“棉厂是干啥的?”
“就是收棉花的,把棉花弄成棉絮的。”
原来棉厂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