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地瞪了儿子一眼,不过是俩甜瓜,孩子吃了也就吃了,不过这种事不能姑息,他们老徐家可是以孝传家的。等等,甜瓜?
“这时候哪来的甜瓜?哪个大队还种甜瓜?”
“就是啊,要不说跷蹊呢。”大柱把昨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爹说了一遍,把自家人的分析也说了。
灵灵小姑娘正在努力地消化方言中。“夜来晌午”,根据推断,那应该是昨天中午。为什么昨天要叫“夜来”呢?然后她又听到了一个词:夜来后晌。
根据他们的谈话内容分析,这是指昨天晚上。
晕,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还有,为什么把蹊跷说成跷蹊?明明别的话不难听懂啊,怎么专有名词这么多呢,还把话倒过来说。
等等,倒过来说,不会是山东吧?
果然,她听到了验证。
爷爷分析,这一大捆谷子应该是某个久违了的解放军送来的。话说当年解放军打咱们这儿经过的时候,喏,就是从你们家外面这条路走的,哎呦那人啊,那骡子马啊,那叫一个多,村里的孩子啊牲口啊都跟着跑。俺那时候可是积极分子,推着咱家的小推车,车上放着三大口袋粮食,是咱们家大半年的口粮。对了,还有你娘给解放军做的好几双千层底棉鞋。俺推着车,跟咱们公社的好多家一起,嗯,除了咱们老徐家,还有桂兰你们老褚家,俺跟你爹就是那时候认识的,要不咋结了亲家呢!哦,话说远了,俺们就跟着大部队走啊,走啊,一直走到江苏,把粮食和鞋给了解放军,俺们一路要饭回来的。有一个解放军的连长,说啥都要给俺写张借条,还给俺敬了个礼呢。那么大官,给俺这老百姓敬礼,要不说解放军好呢……
爷爷滔滔不绝地追忆当年,灵灵成功地捕获了几条关键信息。
她家姓徐,她娘姓褚;
第二,她爷爷奶奶是当年的支前模范,至今家里还保留着某位解放军连长的借条,她得找机会看看那上面写的啥;
第三,那位神秘的解放军连长替她背了锅,还被爷爷给按到了南方,要不那新鲜的谷子和甜瓜是哪里来的呢?至于人家为什么不着面,要不说人家解放军好呢?
第四,这东西为啥送到他们家来呢?她家这不靠着大路嘛,人家解放军那么忙,肯定是顺路,就放到他们家了。人家解放军能干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