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才子佳人,演的是同窗情深,试探间便是有来有往情愫暗生,台下听戏的人听得那叫一个如痴如醉,然而在这艘从戏台临着的水路旁路过的楼船上,还真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杜云歌喜欢的不是听戏,而是听曲;而薛书雁的中原官话本来也就说的不是很好。毕竟熟能生巧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想要学好一门手艺或者一种本事,就要多做多练,学说话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多说,才能愈发精进,才能慢慢去掉这一口明显就是外族人的口音。
不过能闷到薛书雁这个地步的人,还没忘了怎么说话就不错了;眼下她说话的时候竟然还能说中原官话,即便还带着点胡人的腔调,也很不容易了。
只是说官话归说官话,要让她学会更深一点的、更难的东西的话,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就好比杜云歌特别擅长的诗词歌赋,她就一窍不通。
然而此刻,薛书雁突然就和台上的唱戏的人心有灵犀了。她转过头去看杜云歌的时候,杜云歌恰巧也在看她,两人目光交汇间绵绵情意暗生,台上的人也恰巧唱到那一句——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杜云歌看着薛书雁那双沉静的、深邃的黑眸,不知不觉中就握住了薛书雁的手,只觉就算这一路风尘仆仆,归去之后更是要面对昔日的师长背叛、曾经似乎牢不可破的春夏秋冬四大护法中也要少一个人这么惨痛的事实,可是只要有薛书雁陪在她的身边,她好像就有了某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强大的依靠一样,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既然如此,那当年杜抱琴创天魔妙音《逆旅》一曲的时候,陪在她身边的又是什么人呢?
两人一同赶回忘忧山的时候,和她们两人一同抵达了忘忧山的还有整整半尺高那么些的八卦,内容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是主要的八卦中心点无非就以下三个:
第一,妙音门门主杜云歌和她的好师姐、妙音门副门主定了终身了;第二,之前的比武招亲大会果然有猫腻,妙音门或成最大且唯一赢家;第三,杜门主和薛师姐不知什么时候连孩子都搞出来了,堪为我辈楷模,值得学习,值得学习。
凤城春眼尖得很,一打眼就看见了杜云歌脖子上多出的那根红绳。她认得那是薛书雁身为胡人的定情信物,而薛书雁向来又是个恨不得走一步看十步的缜密性子,“谋定而后动”这个词基本上就说的是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