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宁也不再客气,而是找了其他话题聊起来。
温永亮是学富五车的鸿儒之辈,他满腹经纶一身正气,他的儿子、温鸿的父亲子承父业,遗传了温尚书的学识,可惜父子两代人都是耿直的文官,温永亮虽是大夏国的文人标杆,他也只是做了不甚重要的礼部尚书。
温家真正水涨船高的,是温鸿考取了上一届科考状元、并进入翰林院任编修。
翰林院编修虽无多大实权,确实将来阁老的不二人选,因此温鸿的出仕,令许多人瞩目,不少朝中官员都想拉拢他,无奈温鸿不站队、储君也未定,他们对他也就保持着友好关系。
但是今日百里和治和北宫千宁的造访,无形中已经让礼部尚书府高人一等的,此时他俩还没有离开礼部尚书府,坊间已经爆出最新的消息。
坊间是这样评价的,一来,在芝兰宫宴上,温公子支持了青阳郡主;二来,青阳郡主在三皇子府第一次接待客人时,就第三个接待了温氏兄妹;三来,温公子在天目峰舍命相救青阳郡主。
从今往后,温家是要红红火火步步高升了,放眼整个大夏国,除了晋阳侯府,还有谁家对凤女有过这样密切的关系呢?
而有温鸿在,青阳郡主又是凤女,礼部尚书府一定会选择站队三皇子,而礼部尚书温永亮和温鸿两人的人脉很广。
温尚书无多大实权,可朝中多数人都得益于他的学识指点,便是北宫千宁自己,也是在选妃大考中得了他的关照。
温鸿更是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他身边围绕着一群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人才。
中秋晌午走一趟礼部尚书府,北宫千宁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