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案子的事我们插不上手,所以,司徒老师整理了所有自杀者的情况,这几天做了一个统计对比表。”
司徒彦喝完了营养剂趴在桌子上颤巍巍举手,“韩栋,你说吧。”
韩栋担心地看了一眼司徒彦,“你……要不要打一针?”
司徒彦默默伸出手臂,示意韩栋——打啊。不打针我会死啊!
司徒看着觉得有趣,问韩栋,这是什么针?韩栋想了想,“合法的不会伤害人体的精神剂?他们画像协会的研究成果。”说着,很熟练地给司徒彦挽袖子,消毒打针。
即便打了针,司徒彦也还需要十来分钟的时间做缓冲。他照旧趴在桌子上,揉着自己胀痛的脑袋。而他身边的韩栋,代替他,向在场的人说明,何为统计对比。
韩栋说:“第一起自杀案是在本市,第二天在F市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你们仔细看两名死者的职业。”
很快,邮件发送到每个人的笔记本里。司徒和林遥用一个,正在聚精会神地看。可见在韩栋说的两起案件下面有标注,清清楚楚记录着两个城市两名死者的职业:金融集团副总裁、基金管理人。
韩栋接着说:“不到一周,本市以及F市的一些企业相继发生戏剧性的变化。F市一家默默无名的小型企业在资金上受到大力扶持,开疆扩土。到现在,这家企业几乎成为商业神话。但同时,两家大型企业因为缺少资金,几项工程不得不下马。到今天,一家宣布破产,一家苦苦支撑。”
紧跟着,韩栋让他们注意本地第三起自杀案的死者,一个很普通的电子产业员工。本身职业着实让司徒彦煞费苦心,研究无果后,他调查了死者的兼职情况。
“这个女孩每周上三天班,月薪只有三千。”韩栋说,“剩余的时间,包括周末,都在一家国际幼儿教育机构打工,做学前教育。时间已经很长,差不多有四年了。她自杀一个月后,周边几个城市陆续崛起至少二十家学前教育结构,他们的教案、理念、甚至是课程跟国际幼儿机构有一半相似。我说明白点,这名死者利用四年的时间,盗取了国际机构的商业机密。”
韩栋把不算厚的一本学前教育宣传册拿出来,“这就是新起来的那二十多家的宣传手册。司徒老师研究过,启蒙教育这块儿是很正常,并且非常有效。但是后面就没这么简单了。他们分三个档。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