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都没有啊。服务员笑道:“稍等,这菜还没完成。”
然后服务员拿来木头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小块石头似的物体,在蛋羹上刨了几片。
阿尔巴白松露!松露的气味被蛋羹的温度激了起来,瞬间整间餐厅弥漫着某种泥土、稻草和蜂蜜坚果融合起来的芬芳。或许……这也不过是大家的幻觉。因为白松露本身作为贵食材的符号,足以替代人的感官,让脑子生出各种想象了。
白松露气味强烈,跟鸡蛋是最佳搭配。这鸡蛋羹不像常吃的那样嫩滑,反而有点韧劲儿,配上白松露后,鲜味突出了好几倍,滋味复杂难言。
这道菜简朴极了,却镇得住场,给前菜收了个余味悠长的尾巴。
邱新志放下小勺,问陈一航:“这里的食物怎样?”
陈一航环视了半圈,见大部分人脸色红润、表情愉快,“你吃过我们新加坡三星主厨做的饭吧,他的想法很复杂,做出来的菜很复杂,吃过很难忘记,就像……看一篇论文。这里的主厨呢,概念比较简单,完成得很好,可以勾住人的情绪。他也很厉害了。”
邱新志心道,陈一航倒是真懂啊,霍子安的料理确实是情感因素很强,用这些日常事物做题,就是希望食物能落到人的记忆和心理习惯去,不要把法餐当成另一种文化的猎奇,不要只为了食材的贵和精致而吃。几个前菜用到的米、葱、鸡蛋等,其实都是食盘里的主要角色,而不像其他西餐厅那样当成配料。
他正想赞同两句,却听陈一航接着道:“通俗又有感染力的东西,比较容易赚钱啊,而且葱啊鸡蛋啊,这些材料很便宜吧,算起来成本蛮低的。主厨很精明哦,我看好这家餐厅。”
邱新志笑了。陈一航就一人形计算器,什么都能算出个所以然来。他把陈一航推介给霍子安,不是因为两人关系微妙,而是觉得陈一航是真会过日子,用好了绝对是个兴家振业小能手。
陈一航又评价了餐厅的装修和餐具,惊叹北京物价比新加坡便宜太多。邱新志是个享乐主义者,对花钱有兴趣,对怎么省钱却没什么兴致。他敷衍了几句,眼睛四处去寻找由良辰。
作者有话要说:
又开吃啦。这段写得有点像日漫,稍微夸张了,其实北京土豪多,吃个白松露不至于加个感叹号。但是哈,真正好的白松露还是不多见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