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鲍不会包饺子,他真的是连扒蒜都不会的。但他很会吃,看到饺子馅,就知道会很美味。
他随手搅了搅羊rou馅,“这香气——是珍珠葱?”
霍子安答道:“嗯。拌进了炸的珍珠葱,我新加坡的奶奶教我的,比洋葱和大葱香。”
“还有火腿。”
“五年的云南火腿,跟竹笋和鸡骨熬的汤,上海腌笃鲜的做法,用这汤来拌rou馅。”
“不错,增加滋味的层次,有火腿的厚重,又有植物的甜。”
李大虎被他们说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按耐不住用筷子挑了一口放嘴里,“呦,味道好淡,叔叔,加点盐吧。”
“羊rou没熟呢,”子安来不及制止他,“一会儿加上酱就好了。”
“饺子还有酱呐,真新鲜!”大虎舔舔嘴。
“这就是法餐的基础,”老鲍趁机教育孩子,“不在乎用什么材料,什么技法,什么调味路数,最重要是每道菜的层次要丰富,食材的鲜味要最大的激发出来。每一部分吃起来可能不出挑,但放在一起就会平衡了。”
李大虎似懂非懂,“所以盐都在酱里?”
霍子安道:“一会儿就知道了。会擀皮吗?”
“当然会!家里包饺子,擀皮都是我的活儿。”
霍子安赞许地点点头,然后看向老鲍:“你会做什么?”
老鲍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他除了吃和说,还应该要会什么吗?
“让你儿子教教你吧。”子安给了他一双筷子。
老鲍举着筷子,不错眼地看着霍子安把馅放在面皮上,三两下就捏好了一个匀称洁白如美人的饺子。
“慢点慢点,我看不清楚,”老鲍嚷道。他试了试,馅儿放得太多,面皮死活沾不上。
李大虎:“爸,要不您来擀皮儿吧。”
老鲍犹豫地接过了擀面杖,道:“就是这样吗,使劲碾……哎呦!”他叫了起来,抬起了矜贵的手掌——碾压到手指了。
李大虎和霍子安笑得不能抑止。老鲍拍了大虎的头一下:“不准笑老子!这个太危险,我还是去包饺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