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荣耀。
这些文稿毕竟不是唐传奇莺莺传那种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是枯燥的经济原理、数据分析,以及残酷的事实实例。
可以说,这样的文章,要写出那样的效果,其难度,绝对不下于史记、资治通鉴。
如果史记是史家之绝唱的话,那这些文稿的完本,完全可以称之为商家之绝唱。
因为贾琦的托付,也因为清楚这些文稿的重要性,林黛玉修改得极为小心。
因为她很清楚,文彩不过是为了因为那些老顽固们的反对才被需要的,真正重要的是内容。
文彩华丽,也不过华丽几十年罢了,可这些书稿里的内容,足够让贾琦青史留名。
所以,林黛玉宁可慢些,一点一点地来,也不愿意对这些文稿改动太大,以致于让人产生了歧义。
这是一桩十分艰巨的工程。
在沪州府知府衙门后院的书房里,经常可以看到林黛玉和贾琦肩并肩地坐着,一起看邸报,一起读账本,一起看各种公文。
要达到贾琦要的那个要求,就必须对这个世界有足够了解。
贾琦从来都是鼓励林黛玉多多了解外面的世界的,林黛玉也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不需要学习了,相反,林黛玉很喜欢跟贾琦讨论各种事情,有的时候林黛玉的话能够激起贾琦更多的思想的火花,贾琦跟林黛玉谈着谈着,就会抓起笔,在纸上唰唰唰地写。
又一篇文章就会应运而生。而每一篇这样的文章,都会被林黛玉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反复阅读,为日后的整理做准备。
在他们共同的书房里面,那座一丈多长的沉香书案边上,贾琦和林黛玉经常并排坐着,或者阅读文件凝神思考,或者飞快地校对着账本,或者不时地翻着那些邸报,低声讨论。
其实,贾琦也好,林黛玉也罢,在贾琦跟林黛玉说起太上皇的身体状况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京师已经出现动乱的预兆了。
可是,贾琦和林黛玉万万没想到,竟然不是京师先乱起来,而是他们身边先乱起来。
事情是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