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朝的丁税是怎么收的?贾琦为自己治下的那些流民交的是三千六百文一年,平均每天就要缴纳十文,听上去是不多,可事实上绝大多数百姓打一天短工都未必挣到十个铜钱!
贾琦为他手里的那些流民争取到的,却是全国最低的丁税水平(读书人例外,因为秀才开始就能够免税,虽然只是免了自己一个人的人头税),而大魏平均的丁税却是六两银子,不少地方甚至是九两银子一年!
就以江苏一省为例,江苏省的民丁为两百六十五万六千五百余人,实际人丁三百二十二万八千两百一十二人,加上旧年江苏巡抚上折子,说从前朝开始,江南就欠着朝廷丁税,已经欠了五十年了,如果逼着江苏省将丁税全部补上,只怕会逼得百姓不得不造反,所以,朝廷答应了请求,允许江苏省按照最低水平,也就是一年三千六百文收税。
换而言之,江苏省一年应该上缴的民丁税,应该是11,621,563.2两,可事实上,去年一年,江苏省上缴的民丁税才239,546.63两,连零头都不够!
这也是皇帝为什么特别容忍贾琦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一惯小气的皇帝会突然大方起来送出去两顶爵位的真正原因。
林如海那么大的功劳,皇帝都没有舍得册封林黛玉呢!
因为皇帝很清楚,没了贾琦,那五百万流民的丁税就收不上来,朝廷每年就要损失掉上千万的丁税!而且,皇帝比任何人都清楚,贾琦收留的那些流民里面,成年男丁还不到五分之一,更多的却是孤寡老人、女人和孩子。
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这两条还在计划中的国策有多少弊病,没有跟比在场的这些官场老油条子们更清楚。
他们也知道,只要太上皇在一天,只要当今万岁的那些兄弟们还在蹦跶,皇帝就不可能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
因为那很有可能让当今皇帝失去天下。
所以,今日在金銮殿上的这些文武百官们没有人会理会皇帝一直在筹备中的改革,但是,文武百官,每一家都借了银子,如果朝廷追缴亏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还能不还不成?
可是俸禄才这么点,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奢靡惯了的,又有几个还得起?
祁谦是户部侍郎,户部事务本来就是他的本分,可是他这一奏请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