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宫内的湖上泛舟赏月。此刻眼见明月当空,心中愈发思念起出家修行的母妃。
正巧东君来到含露殿,见了赵南星闷闷不乐的模样,便主动提出,何不以赏月为名,驾着小舟穿过东海池。
心念一动,两个少年便也没有太多犹豫。当即命人找出东海池畔的小舟,装上灯烛和吃食。因为事关隐秘,依旧不要仆从跟随。只东君南君二人登了船,慢悠悠地划着,往北边漂去。
等到东海池的北岸,赵南星自行登岸前往寺庙寻找母亲。临行前与东君相约,半个时辰后依旧在岸边相见,继续赏月。
可谁都没有料到,半个时辰后再度回到岸边的赵南星,看见得却是一团火焰在东海池中燃烧……
他知道东君就在那团火焰里,于是拼了命的要往湖中游去救人。然而秋水阴寒而东海池又太过辽阔,南君游了不多远就浑身僵冷、力竭而沉。
这之后,才有了弄雨楼畔,戚云初与赵南星的相逢。
“东君薨逝之后,帝后沉浸在巨大的悲恸之中,南君亦伤心欲绝。另一方面,泛舟湖上的前因并无人知晓,众人皆以为太子是独自一人出的事。而含露殿内的亲信,都死劝南君不要说出真相,以免招致萧后疯狂的报复……事情便如此,不了了之。然而在南君心中,却从未忘记过东君的仁义友爱,并为那夜的惨剧而深深自责。”
说到这里,唐瑞郎停下来看着陆幽:“若是换你来说,东君之死,究竟是不是安乐王叔的错?”
“问我做甚?再说一遍,我不是东君。”
陆幽虽然生硬地强调了一句,却还是回答道:“舟上起火,事多蹊跷。姑且不论意外还是巧合,单说若没有南君探母这个由头,东君也就不会泛舟池上,所以南君难辞其咎……只是火难并非因他而起,若说有错,倒也错得有限。”
“看起来,你倒是比我宽厚。”
唐瑞郎自嘲地笑了一声:“其实我曾经私底下设想过:起火之时东君与南君都在船上。而戚云初救起的南君,是从着火的船上游向弄雨楼的——是不是听起来就有点可怕了?”
“……”陆幽也因为他的这个假设而微微一怔:“你自己的小叔,你都不信任?”
“不是不信,毕竟都是死无对证的事了,猜测自然可以有千千万万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