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赵阳终于要出殡落葬了。
十月初七,北风呼啸,日月无光。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西出安福门,往诏京城北的回鸾岭行去。陆幽一身縗絰,手执明旌,行走在宣哀王灵柩前。
只见周遭吹雪似的纸钱漫天飞舞,幡幢迎风招展,旃檀浓香弥漫。
陆幽似乎从未见识过如此浩荡宏大的阵仗,满街缟素,遍野悲歌……但无论如何,这都是赵阳最后的哀荣了。
赵阳落葬之后的第二天黄昏,陆幽被传召到了蓬莱阁。
晃晃灯烛之下,惠明帝难得正襟危坐,身旁立着内侍监长秋公戚云初,手中托着一个盖了黄布的檀木方盘。
宦官陆幽,因忠心侍主,升内侍少监,赏永业田三十五顷,赐服。
戚云初托着方盘走到陆幽面前,揭去覆着的黄巾。只见盘中,端端正正地摆着一件紫袍。
不仅如此,寒鸦落也是不必再去了的。
内侍省的东北角名为紫云院,专供正五品以上的宦官居住。戚云初虽然在宫外有私宅,但是大部分时间也居住在紫云院内一处名为“云门”的宅邸之中。
陆幽的新家就在云门以西,紧贴着掖庭宫的南墙。院内遍植着高大的泡桐树,叶片早已掉光了,黑铁一般的枝干在萧瑟北风中摇摇晃晃。
戚云初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太监是个才子,可惜英年早逝,只留下数十篇宫怨诗。其中又有将近一半,是在吟咏这里的桐花与桐凤,此处亦得名“紫桐院”。
紫桐、紫袍,看起来这抹尊贵而冷寂的紫色,即将紧紧地交织进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挥之难去。
自打那天开始,陆幽便得了全新的差使——每天早晨,他都会首先前往东宫丽正殿,旁听东宫朝会。而后前往蓬莱阁,伺候惠明帝晨起,端汤奉药,并将朝中诸事择机要者,说给皇帝听。
午后,前往安仁宫,伺候萧后用午膳,再陪她说一会儿话。及至黄昏时分,还要再度返回蓬莱阁请安,有时还会在阁中值夜。
由于他举止得宜又聪慧机敏,再加上那十成十酷似的容貌,帝后二人最初的些微迷茫很快就消弭了去,愈发在心底里认定了某些事情。
至于太子那边,因为有了江启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