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前线,负责接触鞑靼人的信使,朝廷里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要赵超着手安排,不理会所有人暗藏的废立之意,游淼就在另一头,为赵超将和谈的内情通通压住。
等到太子与帝君赵愗被接回来,到了那时,才是真正的战场。凡事必须算无遗策,无论如何要堵住赵超的嘴,不管赵超如何想,也决不能让他下手。保住太子的性命,打发他走,去当个王。再协助李治锋收复京城。
于是这辈子的重担就完了,可以辞官回家,过小日子了。
希望老天看在他一路走来,做的都是呕心沥血的事的份上,别给他游淼出太多的难题。
当天午后,游淼回了政事堂,厅内气氛非常奇怪,所有人仿佛都知道某些事,却又都心照不宣。游淼也不开口提,只是坐下批折子。到得傍晚时,所有人不约而同,停了手头的事。
唐博率先开口道:“游大人。”
“唔。”游淼心知肚明唐博想说什么,却懒得理会他。
唐博却不让游淼躲过这事,问:“今日早朝之议,您怎么看?”
给事中们纷纷朝游淼望来。游淼一哂,收起奏折道:“我今日没去上早朝,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游淼一句话挡得干干净净,唐博却依旧不放过他,认真道:“游大人说笑了,此事与天子,与百姓,与文臣武将息息相关,政事堂怎能置身事外。断然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
游淼知道唐博于心不服,不仅唐博,这一众给事中也不服,事到如今,必须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自古天子上启皇天,下抚万民。”唐博道:“游大人,此事切莫一意孤行。”
游淼看着唐博,反问道:“一意孤行?”
给事中们纷纷静默,尽数看着唐博与游淼。
游淼又看看周围人等,知道这也是整个政事堂商量好了的态度。
“我明白了。”游淼道:“但也请唐大人记得今日说过的话。”
唐博微微蹙眉,游淼那话威胁味十足,话中带话,提醒所有人当心点,万一你们扳不倒赵超,以后的事,我今日可都一五一十地记得。
唐博本来准备了长篇大论,要试探清楚游淼,游淼这么一句话,仿佛在暗示唐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