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际,皇室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虽然是皇上,也不能忒不把臣子不当人。阮鸿飞那等人品口才、堪怜际遇,以及太子屡屡失德、天怒人怨,朝廷百官的压力,对太子本身的失望,使先帝不得不废弃太子。
事实上,阮鸿飞当时并没有伤及太子,便血染锦绣宫闱,一头撞在东宫的柱子上。谁都以为他死了,这事儿,完全是皇室理亏,先帝虽深恨阮鸿飞,也不好明面儿上做贱阮鸿飞的尸身,便命人将尸体还给了阮家。
虽阮鸿飞是赤裸裸的受害者,可先帝与太子父子之情,因此而断,先帝不可能不迁怒,于是在得知阮鸿飞侥幸未死的消息后,随即赐酒。
朝廷官方史料对此事记载很简单:仁宗二十年秋,太子狂戾,辱侍读学士阮,阮愤而触柱自尽。
这一句话是先帝连砍了四位史官的脑袋后换来的结果,文人最恨辱没文人的人,阮鸿飞才华横溢,举世无双,当年大儒、先帝之师杨先生爱他才华,在去世前将满屋书卷相赠,曾寄言阮鸿飞:天赐文昌。
阮鸿飞年纪轻轻便在文坛享有盛名,太子侮辱他致死,简直就是暴了全天下读书人的菊花。
史官也是文人,他们将太子之暴行批的体无完肤。先帝对太子失望到了极点,可是他仍不愿意太子留下这样罄竹难书的恶名,他要求史官删繁就简,举重若轻的记载。
史官宁死也要维持史料的公正,事实上,史官的脖子总没有先帝的刀硬。
尽管史料记载极其简单,如今的人也无法体会到当年士子们的激动不平,不过,先帝亦因诛杀史官之事留下了“晚年政昏”的评语。
文人的笔永远是最恶毒最锋锐的。
150、阮侯
饶是明湛,也得承认阮鸿飞真是个魅力无双的家伙。
看他家阿宁,向来冷静如坚冰一样的人,一提及阮鸿飞就像动了他的心尖子一样。如果不是魏宁与阮鸿飞认识时就是一小屁孩儿,明湛定要怀疑这两人之间有jian情。
明湛虽然对阮状元心向往之,不过现在还不是悼念阮鸿飞的时候,他简单的将扯远的话题拽回来,问阮侯道,“自来忠义难两全,一面是苦心栽培的儿子,一面是上千族人的性命,一面是对先帝的忠心,侯爷有侯爷的苦处与煎熬。既然当年先帝未定侯爷的罪,皇上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