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百日那天,你们没来,错过了,那菜式滋味啊,村里人吃过都说好。有些么么大叔想找燕儿打听哪来找来的。呵呵,俺们都没说。等莲藕熟了,俺们带上莲藕,莲藕做的菜到县城酒楼找掌柜的,保准他吃过,得找俺们买。”
杨大石听得心动,把贾杏儿的心思丢到一边,往贺老大那边凑得更近,“这莲藕出的钱比地里刨的银钱多吗?”
说到这点,杨大石可不敢夸口,“俺家小虎说了,地里的活计照做,莲藕的事当作副业。有正有副,两不相误。”
杨大石一拍大腿,这读书好的就不一样,不像这家小子。天天在学堂里混,也不知道学了多少。
“俺说,你家里就你和小柱下地,这又是莲藕,又是种地的,人手怕是不够吧。”
“小虎说了,这莲藕只要在春天把藕芽斜插泥地里,不用多管,自己就能活,换水施肥的,统统不用做。活儿少着呢。”
“话可不能这样说,要是有人眼红要偷,怎么办啊。怎么着也得找个人看看才行。”
“那,那你的意思?”贺老大有点搞不懂杨大石。
“俺说,咱们也是一家人。这池塘活,你一家人包下来,也就一点地,两家一起合伙干,那就是大一倍。你看看,这沼泽地得找人挖吧,挖成池塘耗得功夫不少,咱两边一起干,保准夏天前就能干好。而且这看池塘的人,俺也给你找着。就村里白家的老二。前几年到府城当护院,学了两手,现在年纪大了,想回来过过安定的生活,无牵无挂的就一个人,白家老大儿夫郎不待见他,觉得他吃闲饭。这人我看过,觉得人不错,老实,话不多,是个信得过的。给他些钱,在池塘边搭个小屋给他,让他看着。你看看,这行不行?”
杨大石一串话说下来,没半点喘气的,听得贺老大瞪大眼睛,“你,你说得当真?”
“当真,咋不当真。俺说,你这事问过税银怎算?”
贺老大一拍大腿,“既然当真,俺们就得大干起来。这税银,俺村长跟俺说,就当生地算,三年免税,三年半税。”贺老大心里乐开花,一家独干顶多就是一苗地,两家一起四个劳力,小虎和大河只能算半个,又能找人天天盯着,起码能包下四苗左右,再不济,也有三苗啊。更何况这池塘不但养藕,还有鱼呢。
至于莲藕能带来多少钱,贺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