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是拐着弯说他的诗写的一般嘛,不如江源远甚。不过司徒晟也不生气,只是问道:“最近清远作了何诗?”
柳氏放下酒壶吟诵道:“马蹄随风快,黄沙满城关。离家出玉门,轻身入胡天。暮云遮残月,银汉转玉盘。素娥送尔去,何日照君还?这首《送别》可比得上您的佳作?”
“喔?是一首送别诗,不知清远送的是谁?”司徒晟问道。
柳氏说道:“听月华说是送给他的好友方涵的,方涵前些时日出使西域,也不知何时能归来,清远就作了诗去送他。”
“有这般诗作在,难怪月华看不上我这哥哥的作品了。唉,你也知道,月华现在一颗芳心都系在我这表弟江源江清远身上,我也想让他们得成眷属,可父皇那句话……唉。”司徒晟一口喝干杯中酒水,长叹了口气。
柳氏明白丈夫所想,她沉吟一番说道:“父皇也没有金口玉言说月华不得嫁人啊,他说道月华……因此不下明旨赐婚,可若是有人向父皇求娶月华,这婚事不就成了。”
司徒晟一想,确实如此,不由打起了精神,“可清远不知月华心事,如何能主动求婚?此事还得他自己心甘情愿才好,我若先说出口,只怕就是不可转圜逼他求娶了。江清远国士之才,文可安邦,武能定国,乃是出将入相的人物,看着虽然随和,可是傲骨天成,若是强命逼迫于他,只怕反而害了月华终身。”
“王爷不能直接去说,却可以让别人去说啊,比如说舅父大人。他可是江清远的亲叔父,长辈问及子侄婚事,再正常不过了。”江源已经认祖归宗,按血统他本该叫江岩舅父的,可他姓江,父亲虽没有入赘他却算是江家之人,所以便要叫叔父了。也因为相认,江源父母以及祖母的灵位得以从文殊寺迁到了江家祠堂之中供奉,得享后人烟火,这却是一桩好事。
不得不说,这个人选选得正好,司徒晟一笑,“果真是我的贤内助,好,明日便与舅父相谈此事。”至于现在嘛,他抱起了柳氏,走进屋中,“我们给烨儿再添个弟弟可好?”
这一添可不又添出个二儿子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有的筒子担心司徒晟功高盖皇帝被咔嚓,其实大可不必,历史上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杨广都有很大的军功,也没见他们被宰了,李世民还有本事弄出个天策府小朝廷来,如果他爹李渊不是开国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