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互通有无。秋后没什么要紧事了,成天盯着院子里的果树发呆,等着成熟,好摘了给亲戚朋友送去。有些小心眼儿的,别人家有几棵果树门儿清,什么时候什么果子能吃了都知道,不给他送一点儿来,他心里还记恨你。
就这么的,颂银盆满钵满地捧着一盘葡萄往回走,拐弯进夹道,刚到门上迎头遇见了慈宁宫派人来,扫袖打千儿说:“奴才奉了老佛爷口谕,请小佟总管上慈宁宫一趟,老佛爷有话吩咐。”
她忙领命,来不及和阿玛说什么了,把盘儿交给苏拉,整了衣冠就跟着进了花园夹道。边走心里边打鼓,不知道太后找她有什么事儿。这时候传她真不巧,想必广储司的消息传到慈宁宫了,不是为了调唆,就是有意放恩典。
她自己留着神,告诫自己嘴上把门,不该说的话一句不说,也不能诉苦,不能哀求,要像旗杆儿似的,任凭风吹雨打屹立不倒。进慈宁门的时候深吸一口气,上了中路就看见太后坐在南窗下,大玻璃反着光,人与影重叠,有点模糊,但那身形她熟悉。
她进殿里,蹲福请安,手绢高高地撩了起来。太后叫起喀,打量了她一眼,笑着说:“总算换了袍子,我瞧瞧,还是这样的好。以往穿着曳撒,分不清男女,这会子穿了褂子,才有女孩儿样。”转头叫宫女,“把我那点翠扁方拿来,赏了小佟大人。过阵子天凉了,阖宫换冬衣,这扁方就用得上了。”
颂银托着那根精美的扁方一头雾水,宫里是有这个规矩的,换袍子的时候后妃们头上的首饰也得换,夏用翠玉、冬用赤金,不能胡乱混淆。可太后无缘无故的赏她,这叫她惶恐,东西好拿,万一有什么难以承受的令儿,这可怎么好?
她呵了呵腰,“谢老佛爷赏,奴才无功受禄,有愧于老佛爷厚爱。”
“怎么无功?你功绩大了。”太后连语调都透着欢愉,无比欣慰地表示,“你六爷今儿来见我,和我说起娶福晋的事儿了,我听了真是高兴。他今年二十四,按说满十八就该成家的,那时候一提起,他就冤家对头似的,死活不愿意,不知道他心里什么想法。前儿说办堂会,家里没人主持,请了你去。你是个好的,劝着主子成家立室,他也愿意听。我琢磨着,不能拖延,要快点儿办成,免得他又变卦。他说你和他提了恭泰和尚琇家的闺女,问我人怎么样,我传来瞧了瞧,都是品貌端正、知书达理的孩子,门户也不低,配他不算辱没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