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滑,出来打了个圆场,她笑说道:“一家人哪儿来那么多的规矩?也不过就是这一二个时辰的路,上了渡口便是乘船,而今只求个便宜行事,你们再磨蹭下去,日头都要落了。四弟也不必紧张,你二哥是个谦谦君子,与他说一席话,胜过你读十年书呢,赶紧上车吧。”
“是。”顾明川对着顾怀袖微微一拜,应了这么一声。
顾怀袖扭过身,这才钻进车里,让青黛放下了帘子。
出行也能有这么一出好戏,这一路,怕也不会无聊了。
顾家这边,连着七八辆车便顺着大街驶出去,一路远去,去了渡口,这才下车登船,顺着水路上京去。
顾家方走了没两个时辰,一匹打桐城来的快马,停在了顾家门口,那马上的信差翻身下马,上去便敲门,没料想顾家老爷都走了,说是才走了没两个时辰。于是这信差又赶紧上马,追到渡口去,可顾家人已经上了船,这信是送不到了。
若非连日下雨,江堤出险淹了路,困在两省交界处过不来,这信件早该到了。
信差捶胸顿足,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马不停蹄地赶回桐城,去回张英老大人。
第二十一章 阿哥们
江南春将尽,北地春却较迟,这几日才到繁花盛开时候,公子哥儿们都放出来踏春,好不热闹。
一路往北来,顾怀袖身上倒是多加了件半臂,还镶了一圈白狐毛,聊作保暖。
他们从无锡水路上来,顺着隋炀帝挖起来那一条大运河,一路过了通州码头,到京城这边便弃船登岸,又雇了几辆马车,照旧按着来时的坐法,往京城顾家老宅走。
原本顾贞观也是做过官的人,还当过纳兰明珠府的先生,因着才名远播,京城里没几个文人出身的官员不认识他,即便是附庸风雅都要道一声“顾先生好”。
顾怀袖乃是在这京城里长大的,也不像是初来京城的江南姑娘一样,对什么都好奇。她只在车里打着瞌睡,青黛也打着瞌睡,主仆两个哪儿管京城江南,睡个昏天黑地再一睁眼,怕就已到了京城顾家老宅了。
这一列马车也算是颇为气派,虽不一定是大户人家,也因为多,而能引人注目。
旁边便是京城著名的祥福记酒楼,后头配了个戏园子,达官贵人们常爱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