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动了,认真地问:“你真的不想当官了?”
“嗯,不想了。”许明旭很肯定地回答。他第一次辞官还能说是一时冲动,第二次是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对于做官,他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能够让自己治下的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也确实会让他产生一种成就感。但这不是说,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非得做官不可。而且和那些东西相比,屠浩在他心底的分量,显然要重得多。
屠浩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宠妻狂魔,必须无条件支持爱妻的一切决定:“好。哥哥那么厉害,做别的也一样。”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谁说只有做官,才是唯一的出路?
小夫夫两个在心里有了计较,却不知朝中一群老家伙为了许明旭的这第二封辞呈,搞得到现在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和屠浩这种剑走偏锋的官员不一样,许明旭算得上是最正统的青年才俊的仕途过程了。
做官员和皇帝的,几乎全都研读过历史。像许明旭这样的人,在历朝历代几乎都是封侯拜相的人物,也绝对能够对得起栋梁之才的称谓。在那些皇帝昏庸的朝代,甚至不乏靠着这样的人才来支撑起整个天下的运作。
现在的许明旭,当然还没有这样的经天纬地之才,但是按着如今的轨迹顺利发展,将来不难达到这些君臣们的期许。
没错,在如今大汉朝的君臣中,对许明旭的评价要比对屠浩的要高。
这并不是说,屠浩就比许明旭没用或者是不重要。在这一点上,屠浩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和钱这个字有关的事情,他差不多都能搞定,但是其他方面就算了。
早年章师叔采用斩首、革职、流放等一系列措施驱逐官员的后果,现在也渐渐体现。当今朝廷看起来似乎一片欣欣向荣,然而实际上青黄不接。有能力有经验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臣,他们的精力已经逐渐衰退,诸如叶外公这样的,要不就是已经致仕,就是在朝的,实际上也早就已经不怎么管事了。
屠夫子这种年纪的顶梁柱,人数太少。
年轻官员中,倒是不乏踏实又有能力的,然而经验太少,还需要更多锻炼。
无论政见如何不同,其实这群老臣心里面都有一杆秤,将年轻官员的斤两一个个称得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