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地区水流大都比较平稳, 用处不大。郑菡年少时, 曾经跟着他爹在南方多山陵地区生活,知道在那些地方, 这两样东西能够发挥出的作用。
只是他虽然把东西做出来了,除了自己在家里做的几个模型之外,真正的实物就只有川浪坊的这一个了。
得知屠浩回京,他急匆匆地从玉饶赶回来,直接到了川浪坊的园子里来见小舅子。双方都是大忙人,又都是自家人,郑菡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直接开门见山:“弟弟若是有心,不妨直接将水车和水磨坊的制作方法献给朝廷,由朝廷推广。这两样东西,对百姓们的生活帮助极大。”
现在的大汉地广人稀。除了少部分如京畿这样的地方之外,其它绝大部分的疆域都有着无数的荒地。朝廷对百姓们垦荒,在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但是人力有限,哪怕面对再多的荒地,也没精力再去开垦。
水车能给农田的灌溉带来极大的便利。水磨坊也能让人和牲口,从磨粉这样的重劳力中解放出来。哪怕一户人家只能多开垦一亩地,换算到整个天下来看,绝对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
新垦的荒地头三年免税,之后三年交半税。哪怕只是半税,对于全国的粮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增产。说不定就有人因为这些粮食,能够免于饿死。
“啊?”屠浩被说得一愣,直觉反问,“你没上报吗?”
“我怎么上报?这水车和水磨坊又不是我想出来的。”郑菡也是一脸莫名。
屠浩理所当然道:“这是你弄出来的啊。”他想出来个轮子啊,靠脑子想能变出实物吗?要是可以,他想一个智能手机出来,能X宝能X度的那种。
两个人争论了半天,纷纷觉得这两样东西的知识产权是对方所有。
最后,许明旭做了和事老:“要不姐夫和小耗子一起署名好了。”他见两人还要说话,就劝道,“反正你们两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现在耽搁掉的时间,是百姓们的时间。要是觉得直接上报不妥当的话……五表舅不是在鹿东吗?他那里的水体用来做实验应该正合适。”
郑菡想了想:“还是一起署名吧,就当我占个便宜。试验就没必要了。”这一试验下去,再上报的时候奏折上还要多一个分功劳的人不说,以他对自家这位族伯的了解,到时候恐怕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名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